幸福人生的获得方法--自我超脱的能力
幸福人生的获得方法--自我超脱的能力
老子总是教育我们,不要执着于人间的任何东西,而是与道同频。人间的东西,放下很难。但是一旦放下了,回头看去,也就是那么一回事。要成为一个幸福的人,需要理解“放下”二字的涵义。也需要知道,当我们越是快速地放下那些难以放下的事情,那么我们的生活就越是幸福无边。
当然“放下”并不是那么简单地可以马上实现,我们在名利,情感,生活需求方面,总是有着很多的基础需求,并且,这种放下往往是需要内身体的支持才可以真正地实现。当一个生命力非常丰盈,阳气充沛,物质欲望很少,思维很乐观的人面对逆境时,他才有足够的力量来为自己创造幸福的内心世界。只有理解自然之道的人才能获得超脱。所以,我们要在内身国和理论两方面同时提升,才能获得幸福。下面要引用一则乐观主义者的极端例子,虽然其中只涉及到了心态,但是也给了自己以深刻的启发。并且不断地促使我重新思考自己学过的医学。我越来越相信,医学应该是身心的医学,预防的医学,而不只是治疗之学。只有身心整体结合的治疗,正确的生命观的树立,才会为人类带来终极幸福。
“乐观主义者总是时刻面带笑容,他们都拥有良好的心境,懂得自我超脱,即使在非常不利的条件下,也是如此。著名的存在主义心理学家弗兰克尔就是这样一个乐观主义者。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弗兰克尔和他的家人包括他的新婚妻子一起被纳粹逮捕,并被关押在波希米亚的一个集中营。在集中营里,他尝尽了各种苦难,先后辗转四个集中营,被迫与家人分开。他的父亲不久就因为饥饿死于波希米亚,他的母亲和兄弟在1944年被纳粹残酷地杀害,而他朝思暮想的妻子则于纳粹投降前死于一个名叫伯根·拜尔森的地方。
有一次,一个德国军官把他带到一个小房间训话。纳粹剥光了他的衣服,铐打他,侮辱他。经历了失去亲人、失去家园、失去尊严的痛苦的他,在此时却豁然开朗——“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剥夺,惟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剥夺”。弗兰克尔确信,人在任何情境下,对自己的行动都是自觉选择的,即使在集中营这样恐怖的情境下,也应当如此。于是他强迫自己不再想那些倒霉的事,而是刻意幻想自己是在前去演讲的路上,他来到一间宽敞明亮的教室中,精神饱满地在发表演讲,他的脸上也慢慢浮现出了笑容。
这是久违的笑容,这让弗兰克尔知道,他不会死在集中营里,他或者会出去。当他从集中营里被释放出来时,弗兰克尔的精神特别好,他的朋友不相信,一个人竟然可以在魔窟里保持这样的心态。
( 编辑:魏叶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