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标志性建筑
位於埃及最南方的阿布辛贝神庙(Abu Simbel),可说是除了金字塔跟木乃伊外,最受欢迎也最让人啧啧称奇的景点了。这座神庙是由那个木乃伊被巴黎医生医过的拉姆西斯二世耗费20余年雕凿而成。这不是一个堆积石头建筑而成的神庙,而是直接由山壁凿成。
阿布辛贝神庙深达60馀公尺,每年春分及秋分这两天,阳光会直接照进洞内最深处,让整个神殿闪闪发光。後来因为亚斯文水坝的兴建,联合国决定将神庙切割并上移200公尺,以避免神庙遭水淹没,不过因为无法如古埃及人般确切掌握天文,现在阳光照进的时间已有偏差。
阿布辛贝位在埃及最南方,地理位置就有点像台湾的鹅鸾鼻,再往南一点就到苏丹境内了。附近几乎没有什麽住家,除了阿布辛贝机场设备、神庙,以及尼罗河外,就是一大片的沙漠。
为什麽要在人烟罕至的阿布辛贝雕凿一座如此雄伟的神庙?最新的说法是:古努比亚人沿尼罗河前往埃及进贡,或埃及军队前往努比亚征税时,船队均会行经此处,而阿布辛贝神庙就是宣示国威与提振士气的最佳象征。
古埃及是世界历史上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是埃及国家的象征。
埃及金字塔是埃及古代奴隶社会的方锥形帝王陵墓。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之一。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开罗西南尼罗河西古城孟菲斯一带最为集中。
埃及共发现金字塔96座,最大的是开罗郊区吉萨的三座金字塔。大金字塔是第四王朝第二个国王胡夫的陵墓,建于公元前2690年左右。原高146.5米,因年久风化,顶端剥落10米,现高136.5米;底座每边长230多米,三角面斜度52度,塔底面积52 900平方米;塔身由230万块石头砌成,每块石头平均重2.5吨,有的重达几十吨;有学者估计,如果用火车装运金字塔的石料,大约要用60万节车皮;如果把这些石头凿碎,铺成一条一尺宽的道路,大约可以绕地球一周。据说,10万人用了20年的时间才得以建成。该金字塔内部的通道对外开放,该通道设计精巧,计算精密,令世人赞叹。第二座金字塔是胡夫的儿子哈佛拉国王的陵墓,建于公元前2650年,比前者低3米,现高为133.5米。但建筑形式更加完美壮观,塔前建有庙宇等附属建筑和著名的狮身人面像。狮身人面像的面部参照哈佛拉,身体为狮子,高22米,长57米,雕象的一个耳朵就有2米高。整个雕象除狮爪外,全部由一块天然岩石雕成。由于石质疏松,且经历了4000多年的岁月,整个雕象风化严重。另外面部严重破损,有人说是马姆鲁克把它当作靶子练习射击所致,也有人说是18世纪拿破仑入侵埃及时炮击留下的痕迹。第三座金字塔属胡夫的孙子门卡乌拉国王,建于公元前2600年左右。当时正是第四王朝衰落时期,金字塔的建筑也开始被腐蚀。门卡乌拉金字塔的高度突然降低到66米,内部结构倒塌。三座金字塔石块,可在法国国境四周建造一道高三公尺,厚三十公分围墙。金字塔的斜度都是五十二度,每一石块密密相连,休想找到缝隙,连刀尖也都插不进,不得不佩服古埃及的度量及工程等一些技术。 胡夫金字塔南侧有著名的太阳船博物馆,胡夫的儿子当年用太阳船把胡夫的木乃伊运到金字塔安葬,然后将船拆开埋于地下。该馆是在出土太阳船的原址上修建的。船体为纯木结构,用绳索捆绑而成。
狮身人面像,又译“斯芬克司”,与金字塔同为古埃及文明最有代表性的遗迹,位于埃及首都开罗西萨市南郊8公里的利比亚沙漠之中,金字塔的前方。
当年建造金字塔时,这里是采石场。采石工们把场内上等坚硬的石块开采来建造金字塔,但中间一片岩石含有贝壳之类的杂质,结构松散,故弃之不用。金字塔竣工后,采石场上便遗留下一座小山。
相传,公元前2610年,哈夫拉国王前来工地巡视自己未来的陵墓,见此山挡在塔前,颇不雅观,龙颜顿时不悦。摆在建筑师面前有两种选择:或拆除运走,或利用它改为陵墓的组成部分。
天才的设计师从古代的神话和山的外形中汲取了灵感。远古时,负责保护本部落安全、抵御外来之敌的酋长常常被比作勇猛的狮子,而在神话故事里,狮子又是陵墓和庙宇等圣地的卫士。或许设计师意识到狮子还有残忍的兽性一面吧,于是别出心裁地把小山雕琢成哈夫拉的头像和狮子的身躯,把象征人的智慧与狮子的勇猛集合于一身。于是,一件千古不朽的造型艺术品就这样诞生了,它是世界上最古老和最大的一座狮身人面像。
4000多年来,狮身人面像象一名忠于职守的卫士,匍匐在哈夫拉金字塔前,天天凝视着旭日东升,默默无语地观察着人间的忧患沧桑。由于漫长的无情岁月的洗礼,像脸仍似哈夫拉国王,但它面上道道皱纹,昔日外层的红色胶泥大部分已剥落,皇冠、圣蛇、长须也都不翼而飞。它的鼻子深陷,胸部和全身“肌肉”松弛,斑斑驳驳,遍体鳞伤。项圈和彩绘无影无踪,只剩下头顶上一个四方形固定皇冠的深洞,关于它的鼻子,有人说,它是法国拿破仑进攻埃及时,用炮轰坏的。其实并非如此,因为早在拿破仑之前,就已经有狮身人面像缺鼻子的记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