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科学—综合门户网
教材 放眼全球 国际常识 古往今来 天下兴亡 中外秘史 社会万象 无声激战 中外典故 防止陷阱 少儿天地 声明
公益 贤明首脑 科学巨匠 历史巨人 教育名师 清官贤能 民族英雄 百业之星 能工巧匠 慈善天使 俊男美女 公敌
范文 百科知识 科学大观 天下风情 看看世界 百家争鸣 知识问答 优秀读物 高效政府 富美城乡 社会文明 咨询
会员 国际网页 国际联盟 本网业务 各地标志 优服行业 良心食品 医疗保健 生存秘笈 友情天下 联系我们 投稿
kesioncms

栏目中心

您当前位置:能力科学网 >> 世界文化 >> 民族文化 >> 浏览文章

老北京的二月民俗

2012/3/9 14:29:20 文摘报 李永俊 【字体:

旧时的老北京,在农历二月有两个民间节日颇受人们重视。一个是二月初一的中合节,一个是二月二龙头节。
  古人将太阳崇为神。为了感谢太阳哺育万物之恩泽,每年的二月初一人们要祭祀太阳神,并把此日定为“中合节”。史书中曾有“致中合,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之载文。到了明清时期,老北京民间仍沿袭此习并有吃太阳糕的风俗。该日清晨太阳未升起时,人们便摆设香案祭拜太阳星君。满族各王府还要杀牲畜做祭品膜拜,全家要吃白肉喝中合酒,赠百谷果与亲友共贺吉祥迎春。

二月二龙头节的历史更为悠久,俗称春龙节,其源于古代伏羲时代。据传伏羲十分重农桑务耕田,每年的二月初二都要御驾亲耕,后来的尧舜禹也相沿效仿。直至明清时期,各代皇帝此日皆要到先农坛举行春耕仪式。民间也以各种形式欢度这个传统节日,并称其为龙抬头的日子。

从节气上说,农历二月已是惊蛰与春分之时,其阳气上升万物复苏,还需要雨露来滋润。从前,人们俗有龙要出蛰可降雨的传说。因此,民间百姓对龙寄托着一种美好的期望,并流传有:“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天不降雨”的说法。

老北京的二月二多姿多彩,含意尤深,中心内容皆围绕着一个“龙”字。此日,京城百姓清晨纷纷把水缸挑满,意为挑进财气。有些妇女还用红纸剪成鸡猫等图案贴在墙上,以此做为镇物。庄户人家还有以石灰粉画仓子的习俗,其有丰衣足食、粮食满仓之意。旧时曾有谚语道:“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另外,这一天人们要早起,以免让龙压住身子。女人不能动针线,免得刺伤了龙的眼睛。男人及小孩纷纷去理发,叫“剃龙头”。

老北京人过二月二,在吃食上也有不少讲究。视吃薄饼卷豆芽菜或酱肘肉,盒子菜为迎春,吃饺子为吃龙耳,吃面条为吃龙须,吃米饭为吃龙子,其都有吉利和咬春之意。这一天,出了嫁的闺女有回娘家看望父母的习俗。早年,民间曾有“二月二接宝贝,宝贝不来掉眼泪儿;姥姥家唱大戏,小外孙子也想去”的童谣流传很久。
    (来源:文摘报  李永俊文)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图片文章
天下何处情最浓 风情尽在河之南(图)
7月15日下午7时,原创大型乐舞《风·情·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