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科学—综合门户网
教材 放眼全球 国际常识 古往今来 天下兴亡 中外秘史 社会万象 无声激战 中外典故 防止陷阱 少儿天地 声明
公益 贤明首脑 科学巨匠 历史巨人 教育名师 清官贤能 民族英雄 百业之星 能工巧匠 慈善天使 俊男美女 公敌
范文 百科知识 科学大观 天下风情 看看世界 百家争鸣 知识问答 优秀读物 高效政府 富美城乡 社会文明 咨询
会员 国际网页 国际联盟 本网业务 各地标志 优服行业 良心食品 医疗保健 生存秘笈 友情天下 联系我们 投稿
kesioncms

栏目中心

您当前位置:能力科学网 >> 能力学 >> 成功典范 >> 浏览文章

三代皇帝重用张安世

2012/4/20 9:29:27 《成功之路》 佚名 【字体:

张安世出生于官宦之家,其父张汤在汉武帝时任御史大夫。张安世年纪很轻时,就因父亲的缘故荫补为官,任尚书郎,因擅书法,具体负责文书之事。他做事聚精会神,甚至放假公休,都不外出。一次,汉武帝去河东巡视,途中丢了三部书,皇帝下令寻找,关键时刻张安世自告奋勇,凭记忆将这三部书默写出来,交给皇帝。此后不久,朝廷从市场上重新购得这三部书,人们将其同张安世默写的书相对照,结果没有发现错谬之处。汉武帝发现了张安世的才干,破格拔擢张安世为郎中令。

汉武帝去世后,年仅8岁的汉昭帝即位。因张安世一贯勤勉敬业,大将军霍光奏请皇帝,封张安世为右将军兼光禄勋,做自己的副手。此时,张安世的职位在大臣中已居第二位,可谓地位显赫,但他仍然兢兢业业。汉昭帝特意下诏,赞扬张安世有尧舜之时的古大臣之风,加封他为富平侯。
汉昭帝在位十三年后去世,张安世又同霍光一起辅佐汉宣帝即位。霍光去世后,御史大夫魏相上奏皇帝提出:“张安世侍奉两代皇帝三十余年,一直忠诚信实,谨慎厚道,夙夜不懈,应当封为大将军。”宣帝也想重用他。张安世听到这个消息,急忙请求单独面见皇帝,说:“我自认才力不足以承担大将军之职,请皇帝哀怜,以成全老臣的性命。”宣帝笑着说:“你过于谦虚了,你若不行,还有谁能行呢?”张安世百般推辞无效,最后,皇帝仍封他为大司马卫将军,领尚书事,并将都城以内的全部兵权交给他。
纵观历史上许多权臣大将,处于这样的地位,往往踌躇满志,骄狂自得。张安世则不然,他深知月盈则亏、水满则溢的道理,更加小心畏忌,谨慎供职。他每次同皇帝一起参与大事决策后,往往请病假不上朝,等皇帝就此发出诏令后,再派吏员到丞相府探问是怎么回事,以致连朝廷大臣 。
都不知道他曾参与密议。他待下属也特别宽厚。任光禄勋时,曾有一个郎中因喝醉了在殿中小便,负责官员禀报张安世,欲按规惩治,张安世说:“你怎么知道他不是倒汤水呢,怎么能以小过成人罪责?”用这种方式保护了这位下属。他又因父子尊显,心不自安,多次奏请皇帝将自己的儿子外派到地方任吏职。
张安世为官历武帝、昭帝、宣帝三朝,朝中屡经大变,宦海之中风急浪诡。张安世不管风云如何变幻,从不结党营私,一直正道行世。这是他能得到三代皇帝始终如一信任的重要原因。
应当说,他同大将军霍光关系不错,彼此绝对信任。霍光推荐张安世做自己的副手,也可以说他对张安世有知遇之恩。但是,张安世同霍光的交往,完全是公谊,是为国效力,为君尽忠,没有丝毫个人谋算的私心。正因如此,当霍光死后数年,他的儿子霍禹、霍云、霍山等阴谋作乱的图谋败露,在霍氏因此被灭族的一场大动乱中,张安世没有受到丝毫牵连。
张安世的哥哥张贺任掖庭令,在武帝曾孙(后来的汉宣帝)年少寒微时曾尽力扶持与资助,并认为武帝曾孙刚毅、有才气,多次向弟弟张安世称道。张安世就劝止他哥哥说:“年轻皇帝(指汉昭帝)在上,不宜称赞皇曾孙。”这些话皇曾孙当时都知道,他即位当皇帝后对张安世说:“当年掖庭令称赞我,你制止他,做得很对。”后来,宣帝为表彰张贺当年扶持之功,封过继给张贺的张安世的小儿子张彭祖为阳都侯。  张安世当时贵为勋臣中的第一人,父子封侯,食邑超万户。但是,张安世自奉俭约,平素在家只穿黑色粗丝做的衣服,夫人亲自纺线织布,家中僮仆皆劳作治产,没有游手好闲者,由此也导致家境殷厚。他因此上书皇帝,要求辞去官家俸禄,当时官方的账本上,张家拒领的金钱累积达百万之数。
张安世夫妇以身作则,家教有方,他的子女也是忠谨俭朴。张安世去世后继承爵位的世子张延寿,屡次上书皇帝,说自身没有功德,一再请求减少自己所封采邑的户数,得到皇帝的嘉许。此后,张家数代皆以谦俭著名。
(摘自《成功之路》)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