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科学—综合门户网
教材 放眼全球 国际常识 古往今来 天下兴亡 中外秘史 社会万象 无声激战 中外典故 防止陷阱 少儿天地 声明
公益 贤明首脑 科学巨匠 历史巨人 教育名师 清官贤能 民族英雄 百业之星 能工巧匠 慈善天使 俊男美女 公敌
范文 百科知识 科学大观 天下风情 看看世界 百家争鸣 知识问答 优秀读物 高效政府 富美城乡 社会文明 咨询
会员 国际网页 国际联盟 本网业务 各地标志 优服行业 良心食品 医疗保健 生存秘笈 友情天下 联系我们 投稿
kesioncms

栏目中心

您当前位置:能力科学网 >> 国际纵横 >> 古往今来 >> 文化 >> 浏览文章

《为人民服务》诞生始末

2011/4/5 13:29:35 《人民日报》 陈晨 【字体:

 

                                         《为人民服务》诞生始末

 

                                                                 作者:陈晨

 

  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写下了《为人民服务》,纪念张思德,弘扬张思德精神,号召我们党所领导的革命队伍树立

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道德观。此后党的“七大”又第一次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提到了党的根本宗旨的高度并写进了党章。60年后的今天,我们追寻历史的脚步,不妨回顾一下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的诞生始末。

    张思德,四川仪陇人,1933年参加红军,1944年9月5日在陕北安塞石峡峪烧炭时,因炭窑崩塌而牺牲,牺牲时是中央警备团的战士。

    日理万机的毛泽东主席,在延安得悉张思德同志牺牲的消息,心情十分沉痛。他把警卫队队长古远兴叫到窑洞里详细询问了情况,并严肃地说:“前线打仗,是免不了要死人的,但后方搞生产出事故死人,是不应该的。”第二天,古远兴又去主席那里请示,说石峡峪到延安有七八十里地,天热路又不好走,张思德的遗体运回来不方便,是不是就在当地掩埋,毛主席看了古远兴一眼,满怀深情地说:“小古呀小古,古人说,落叶归根,人土为安。张思德是四川人,他牺牲了,虽然回不了老家,我们也不能把他埋到荒天野地里哟!”

    毛主席当即作了三条指示:“第一,要把张思德身体洗干净,穿上新衣服,人殓前要派战士给他站岗;第二,买一副好棺材,运回延安;第三,要给他开个追悼会,我要参加,还要讲话。”

   三天后的9月8日下午2时,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召开。会场上悬挂着毛主席亲笔写的“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的挽联。毛泽东低头默哀后缓步登台,作了约半个钟头的讲话……作为人民的领袖、军队的统帅,毛泽东同志如此郑重地参加一位普通战士的追悼会,并为这位战士致悼词长达半个小时,这是异乎寻常的。当时,毛泽东同志虽然是即席讲话,手里没有讲稿,但显然是有备而来,打有腹稿的。

这缘于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毛主席深知张思德其人,张思德临时抽调到山里烧炭前是毛主席的内卫班战士。毛主席不仅认识他,而且在他调到内卫班之前,还同他有个两次不寻常的邂逅。

一次是1942年春天,上级决定在杨家岭建一座大礼堂。施工开始时,从当地请来了一些建筑工人。警卫连的同志轮流参加劳动。在石场。张思德见哪块石头大,就背哪块,几天下来,张思德就和大伙一样,肩膀肿了,有几处都蹭破皮了。

由于军民合力奋战,这座礼堂建设速度很快,上大梁时,工人们用木架子搭绳,慢慢地把大梁往上吊。当大梁离地后,支架的一根木杆断了,整个架子晃动起来,又粗又大的木梁一直往下落,眼看就要砸着在下面干活的工人和战士,张思德一个箭步冲过去,飞身跨上架顶,用肩头死死顶住大梁。这时,战友们也跟着张思德冲上去了,张思德眼尖手快,他从战友手中要过斧头,“啪、啪、啪”几下,只听咔的一声,大梁便牢牢地对准柱桦,可就在张思德抡最后一斧头时,由于用力过猛,一个趔趄从架子上摔了下来。“班长,张思德!”工人和战士们不约而同地大喊起来……这喊声惊动了正好路过的毛主席。毛主席快步过来,立即指示派人去枣园请医生,并高声地说:“决不能有一分一秒的耽误!”几倍战士按毛主席的吩咐,把受伤的张思德抬到了毛主席的窑洞,当把张思德抬到毛主席的躺椅上时,毛主席认出了张思德,便亲切地叫了一声:“老朋友,是你呀,张思德同志!”战士们很纳闷,毛主席咋知道张思德的名字呢?原来,此前由于“推车”一事,张思德就给毛主席留下了深刻印象。

那是一年前冬天的一个上午,张思德一行3人,从杨家岭前往新安场,途中路过石砭时,他们见毛主席的小车正陷进磨沟的冰窟窿里,张思德和另外两位战士立即跑去推车。这时,毛主席和警卫员也下了车,他们5人都在用力推车,可是,只见车子后轮在冰上原地打转,没有向前挪动一点点。张思德见此,立即把鞋袜一脱,跳进冰水中,两手抱起大石头,对准车轮前的冰坨子猛砸,又喊旁边的战士搬一些石头来,把冰坨子砸碎,将碎石头垫在车轮底下,司机这时将车子发动,“咕咚”一声,车轮子便从冰窟窿中滚了出来。毛主席用双手一边给张思德暖和冻红了的手,一边叫大家给他搓腿。毛主席细细地端详了张思德,问了张思德的名字,从怀里掏出笔记本,把张思德的名字记了下来。临走时,还拍了拍张思德的肩膀,风趣地说:“小同志,你是路见不平,舍身相助,这种精神,值得学习哩!”

二是出于统一延安军民思想的需要,其根本的问题,是要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贯彻到全党全军中去,使之确立为党和军队的根本宗旨。因张思德事迹的触发,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更加清晰,更加明朗,更加完善起来,运用典型,推动工作,这是毛泽东的领导艺术和一贯的工作方法。张思德的死是偶然的,但毛泽东要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倡导推广到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中去,却是必然的。毛泽东把在张思德追悼会上的讲话,压缩整理一篇文章《为人民服务》。此文第一次发表于1944年9月21日出版的延安《解放日报》上。从此,《为人民服务》的声音传遍了全国各解放区战场。张思德成了“为人民服务”的代名词,成了一种全新世界观的纪念碑。

(摘自《人民日报》)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图片文章
刘皓明谈荷尔德林
二十世纪初,埋没了一个世纪的荷尔……
冯象:福哉,苦灵的人——《新约》前言
译经与古人为伴,迄今快九年了……
冯象:理想的大学 大学的理想,或推进学术探求真知、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价值观,便是寄寓于如此美丽的一个个故事而传承的  执掌着《纽约时报》与全美公公电台字谜节目的will•shortz,拥有我们这个星球上唯一的“谜语学”学位  一  理想的大学该是什么样子?星期天突然想到。  星期天早晨,有我最喜欢的 NPR(全美公共电
大学的理想,或推进学术探求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