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如何提高学生自主教育能力
初中学生处于自我意识萌芽阶段,渴望表现自我价值,但自我控制力较差,对外界的约束有逆反心理。如果我们能够抓住这一契机,培养学生自主教育能力,对于班主任工作的开展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自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转变学生观念,培养学生自主教育能力。初中学生处于自主意识萌芽阶段,自控能力较差,参与欲望不高。这就要求教师要采取措施对学生加以引导:(1)要让学生知道自主教育的含义,合理引导学生的自主意识,使他们主动参与自主教育。(2)让学生感悟到自主教育能充分展现自我价值,人格、尊严受到尊重,增强参与自主教育的积极性。(3)通过同学之间的互助、合作,帮助自主教育能力较差的同学,实现共同进步(4)通过表扬等措施让学生体会到自主教育成功的快乐。
2.建立健全自主教育模式。在实施学生自主教育中,教师在学生教育中,扮演一个导演的角色,应以班级为单位开展自治、自立活动。(1)健全班委会制度,成立学生自主教育领导小组。在班委会的统一领导下,领导小组负责实施学生在校事物务中的自主教育管理,包括学习、生活、卫生、纪律等。(2)发挥班干部的管理作用,有利于学生的自主教育。应做到几点:(a)岗位分工明确,管理时互助合作。(b)要相信班干部,放手让他们干。(c)在工作中帮助、支持他们,为其排忧解难,树立他们在班级中的威信。(3)利用各种活动机会让学生进行自主教育。在学校或班级举行的演讲、歌咏等比赛或各种实践活动中,给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发挥他们的潜能,增强他们的信心。(4)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可以组织班级或部分学生代表开民主生活会,对班级自主教育情况开展民主监督,改进班级干部和领导小组的工作,促进学生自主教育的良性发展。
3.完善自主教育评价体系。只有经常开展自主教育效果评价,才能使操作得以顺利进行,并能结合反馈信息及时调整。从评价方式看,可采取自我评价、同学互评、班委会总评、教师点评等。从评价时间看,可采取日评、周评、月评、学期总评等。从评价内容看,可针对一件事、一次活动、一个人、小组、总体成效分析等。这样从不同角度进行评价,可以使学生逐步实现他律为自律,外在约束转为内在需要,使学生自主教育得以健康发展。
二、自主教育应与学校外部管理有机结合,不是“自由主义”教育
江泽民同志指出:“必须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依法加强学校工作的管理,严格校风、校纪,使自律和他律、内在约束与外在约束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在学生自主教育中要清楚自己的角色,明确自己的责任。不强控学生,但不是失控,让学生自主,但并不是自由,如果不能掌控好,自主教育会误入歧途,后果将不堪设想。
1.自主教育要以学校规章制度、法规、法律为准绳。自主教育的开展要求我们学校及教师对学生日常规范作出详细的明确的规定。还要结合“八荣八耻”开展好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明辨是非。这样使同学们在自我教育中达到有章可循,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并能严格执行,否则只能是无序教育。
2.对于部分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学生要适当采取有效措施。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鞠青认为:“青少年好奇心强,易受暗示,善于模仿,但分辨是非、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能力较差。
据统计,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学生约占20%,他们会利用自主教育之便利放纵自己,降低自己的人格要求,做出一些违规违纪的事。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应该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也影响了自主教育的成效。(1)要向他们传播社会正气,宣传正确的道德取向,使他们明辨是非、美丑、善恶,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2)建立单独成长记录,逐步提高要求。(3)让进步学生帮助他们自主教育,并全程监督。(4)可以采用传统教育方式约束他们,培养他们的自制力。
总之,培养学生自主教育是需要长期实践的系统工程,有利于学生自身发展,也有利于学校和社会发展。让学生在磨练中感悟甘苦,经历中品味成功,自主中寻求发展,把握好时光,健康成长,这才是素质教育,成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