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网络平台发展高校国防教育
依托网络平台发展高校国防教育
怀化学院政法系胡浪
【摘要】伴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网络已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微小细节中。而利用网络平台进行高等教育这种新兴教育形式俨然成为了时代的宠儿。虽然对于利用网络平台构建现代国防教育体系的尝试目前还在初级阶段,但是它的锋芒已让人们预见到巨大发展潜力。与传统国防教育相比,该教育形式有资源的丰富性、学生学习方式的动性、学习时间和空间的开放性、受众的广泛性以及传播速度的快捷性的特点,笔者认为高校依托网络平台发展国防教育是历史的必然。
【关键字】高校 国防教育 网络平台
当今世界,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知识经济已见端倪, 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已成为国家和民族发展繁荣的重要前提。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目前, 网络教育正在成为继传统的课堂之后的又一种有效的新兴教育方式。它是传统教育手段的一个重大改革。对我国国防教育质量的提高,以及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国防教育概念与基本任务和内容分析
所谓“国防教育”是指引导公民对国家安全自觉承担义务和责任的各种活动的总和,是为捍卫国家主权、保卫国家领土完整与统一,维护国家安全,对社会全体公民进行各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基本任务是普及国防知识,培训军事技能,培育国防后备人才,激发爱国热情,强化国防观念,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向心力,提高公民履行国防义务的自觉性。基本内容包括国防理论、国防知识、国防历史、国防法规、国防形势与任务、国防技能等方面。[1]因此,国防教育是国家高度重视,重点发展的项目,是普及国防知识,强化国民军事素质,提高战斗力与凝聚力的重要举措。
二、高校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国防教育的特点与优势分析
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国防教育与传统的“填鸭式”的教育教学模式相比,有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一)资源的丰富性。利用网络这一平台,可以充分利用优秀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以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传递包括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媒体、多样化的教学信息,丰富军事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者可以更容易、更迅速、更生动地掌握所学知识,以产生良好的国防知识学习效果和提高国防教学质量。
(二)学生学习方式的主动性。国防知识较为枯燥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较少,因此大学生更愿意把时间放在专业的学习以及英语、计算机等对其将来的职业产生重大影响的科目上,而不愿花费时间去学习具体的军事理论课程,故其学习积极性不强。但是,网络化的学习环境不同,它与计算机联系在一起,将使学习信息的获取轻而易举,学生会因需而学,从而逐步形成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性学习方式。
(三)学习时间和空间的开放性。网络扮演着信息源和信息传播者的角色,使得师生之间的时空距离不复存在,它起着师生之间相互联系与沟通的纽带和桥梁的作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综合使用,将从不同的角度阐述、解释和传授内容信息,使学习者尽可能地参与到学习中。教师只要将所有传授的知识,放置在校园网络中,学生随时、随地只要有时间,有上网的条件就可以浏览相关网页,学习相关的国防教育知识。
(四)受众的广泛性。网络教育平台为不同基础、不同经历的受教育者提供了国防教育学习的机会。它可以扩大高校的影响力,是高校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良好平台。
(五)传播速度的快捷性。网络的传播速度快,一经发出,学生就可以接收到信息,不像报刊、杂志以及书本那样有一个较长的周期。同时, 由于施教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可以实现互动, 因而教育方便, 效率高,可大大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2]
三、具体对策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保证高校国防教育网络平台建设正确的方向,夯实国防网络平台内容。
建立国防教育网络平台,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着眼于维护国家的安全、统一和发展利益,促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营造全社会关心国防、支持国防、建设国防的浓厚氛围,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服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国防教育网络平台的内容应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思想和国防战略教育;国家国防建设的法律、法规和军队条令、条例教育,如兵役法,国防法、国防教育法及其实施细则,军队中的队列条令、纪律条令,内务条令的教育;世界各国海陆空主要战略武器、信息武器和常规武器简介,特别是要加强国际军事强国和周边军事强国对我国构成威胁的主要尖端武器介绍和教育;世界强权政治、霸权主义、军事扩张、恐怖主义和有关西化、分化瓦解我国的政治图谋和具体事实教育,不断提高青年大学生居安思危的认识水平;经济建设及安全和信息安全教育;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中国近现代史、革命传统、民族精神、民族气节教育;国防知识、国防心理、民防教育、民防演练等知识教育;防止空袭,防化理论教育,自我防护,集体防护等知识教育。[3]
(二)建立健全网络平台管理机制,提高网站的运作效率,保障国防的安全。
1.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应急保障机制,做好通信保障工作。建立制度,确保通信安全,研究制定保障通信网络安全的指导规范,保证通信网络安全畅通;完善应急保障预案,做好主要时期及突发事件的通信保障工作。保障网络平台的正常运转。
2.要加强管理,做好保密工作。网络平台虽然有其独特的优越性,但是也会存在泄密的问题。如果学生在网站所发布的国防信息属于国家秘密,那么一经发出必然危及国家安全。同时网络也极易成为传播是非、散布谣言、传输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平台,这是在网络国防教育过程中不能不注意的。[4]《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管理办法》第十条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利用计算机国际联网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等犯罪活动;不得利用计算机国际联网查阅、复制、制造和传播危害国家安全、妨碍社会治安和淫秽色情的信息;发现上述违法犯罪行为和有害信息,应及时向有关机关报告。[5]因此,高校的网站管理人员一经发现此类情况,必须高度重视,科学处理,绝不可懈怠。
(三)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国防知识竞赛,提高学生学习国防知识的热情。
据笔者所知,当前,学生学习国防知识尤其是军事理论知识热情不高,在上军事理论课时,很多学生出现打瞌睡、讲小话的现象,因此,我们必须思索要以何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原有的教学状况。
而且,如前所述,网络资源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大学生通过计算机答题,既可以节省纸张费用,同时可以免去教师阅卷的辛苦,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可谓“一举三得”。因此,必须组织好、完善好此类活动,普及国防知识,培训军事技能,培育国防后备人才,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强化国防观念,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向心力。
(四)通过BBS和QQ系统开展国防教育
学界的一些学者探索出了利用学生是用较多的网络工具开展国防教育,笔者认为可以借鉴。
1.BBS是Internet网络上的一种电子信息服务系统。利用这一平台,学生可以在BBS上讨论国防热点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增进爱国情感。
2.QQ系统是基于Internet融合电话交换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信息交流服务平台。QQ系统具有与手机或网上用户聊天、开展网上寻呼、点对点断点续传文件、备忘录、网络收藏夹等强大功能。[6]学生通过QQ系统,可以极为方便地组织军事(国防)专家与网民进行交流、即时发送和接收国防教育信息等,受教育面广且使用方便。我们还可以通过改进产品,增强服务功能,让QQ服务延伸到国防教育的每一个角落,使每一个公民都能享用到QQ超强的国防教育服务。这样可以扩高校的社会影响。
(五)在课堂教学上,要利用多功能教室、网络教室、或者Internet网校等手段,进行国防教育。
1.利用多功能教室开展军事理论知识等国防知识的传授。在多功能功能教室或一般教室, 教师可以通过课件点播系统, 可查询和点播网络服务器上的课件和有关国防教学信息, 通过投影机打到大屏幕上, 配合教师进行演示教学, 可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 为学习创造良好的国防教学环境。
2.利用网络教室传播军事理论知识。在网络教室, 学生可查询、获取和演示网络服务器上的多媒体课件, 可在网上进行练习, 可在学习过程中, 浏览服务器上的信息提高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进行军事知识学习, 当发现问题时可以通过电子举手来获得老师的帮助这一切都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一个探索和发现知识的开放的学习环境。
3.利用网校开展国防教育。可以在上建立网站或者访问已有的网校,学生可以通过访问相应的网站来学习军事知识, 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由原来的教学中心, 国防知识的灌输者变成了国防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监督者,真正使学生自主开展学习。
四、结语
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国防教育是一个新兴事物,虽然还很不成熟,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我们相信,凭借网络的优势一定可以解决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依托网络平台教学的新型国防教学体系前途一片光明。
参考文献
[1]湖南省国防教育委员会办公室:《什么是国防教育》http://test.rednet.cn/guofang/articleShow1.asp?ArticleID=205 下载日期2010年12月19日
[2]崔岐恩 张晓霞 张正明:《对国防教育网络化的认识》,《国防》2005 年第11 期
[3] 盘淼: 《高等学校大学生国防教育教学研究》,《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4] 陈爱民陈远武:《高校网络国防教育及其网站建设初探》,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 年第3 期
[5]邮电部:关于发布《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管理办法》的通知(邮部〔1996〕493号)http://law.baidu.com/pages/chinalawinfo/1/48/2efbd8bdd1feb2f28d401e417101b2fb_0.html 下载日期2010年12月19日
[6] 黄 栋,周永卫:《论高校国防教育大众传媒基地的构建》,《网络财富》2009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