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要将子女教育当政治任务来抓
前一阶段闹得沸沸扬扬的“李刚门”事件随着肇事者保定市公安局北市区分局副局长之子河北大学在校学生李启铭背叛有期徒刑3年,监外执行而告终。但是笔者认为,此案留给广大党员干部的思考却远非一纸判决而能停止的。
据笔者多年从事学生工作的观察,在现实生活中绝非只有一个或两个“李启铭”,而有一群“李启铭”。很多党员干部的子弟,依仗父母的权势,在校园、在社会作威作福。这对我党的事业,国家的稳定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
第一,破坏了党员干部在人民群众当中的威信。我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是人民的公仆,就应该时刻想着人民群众的利益,这不是唱高调,而是每一个共产党人应有的信念。但是,作为人民公仆的子女,撞了人之后一句“我爸是李刚“就扬长而去,不仅仅是表现得没有教养、没有良知,没有人性。更是明目张胆炫耀其靠山、权力。广大群众不禁要问,权力本是他们赋予的,本应当“权为民所用”,为何变成了官员下一代猖狂违法、扬长而去的筹码?
本来,社会上就有着仇富、仇官的心理,加上近些年很多高官因贪污受贿而落马,因此和谐的干群关系受到极大的挑战。而“李刚门”事件的发生不禁使人们的视角转移到官员子女上来,否则一场看似平常的车祸,为何因肇事者“官二代”的身份和车祸发生在大学校园而备受关注?俗语云;“子不教,父之过”。党员干部子女如此飞扬跋扈,而作为父母,竟然如此放任,不禁是使党员干部的形象在人民群众心目中大打折扣。
第二,导致人民群众对党的执政能力的担忧。最近,笔者在网上看到很多网友针对此事,发出了类似当年“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言论。虽然这些言论明显夸大其词,极端不负责任,但是作为党员干部不能仅仅把它当做一种玩笑,而应该正视此事,探讨深层次的原因。
每一个共产党员,都代表我党的形象。官员子女在群众面前飞扬跋扈,甚至很多还能通过关系谋得较高官职。人们不禁要问:儿子是哦这样,那老子呢?这就不能不让人民群众对党的执政能力担忧了。
第三,诱发社会对公平能否实现的焦虑。法制日报指出“在官二代逞强的背景下公平能否得到实现?权利能否得到保证?正是这种对公平的担心,造成了公众的焦虑。”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只要我们打开“李刚门”事件的相关网页关于此案处理结果就会看到叫骂声一片。事实上,假如李刚不是副局长而是一个普通人,那么,会引发如此尖锐的批判么?
大家都知道,公平的实现,依赖于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只有各个部门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才能真正算得上是公平、公正,才能真正实现社会法治。可是连国家暴力机关的堂堂副局长之子都如此罔顾国法,怎能不令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平能否实现产生焦虑?
事实上忽视对子女的教育,助涨子女的特权思想,纵容子女的骄横行为,最终害的是自己的子女,害的是自己的政治前途。
因此,笔者建议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为子女树立起良好的榜样,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把子女的教育当作一项政治来抓!(作者系怀化学院政法系团总支素质拓展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