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追捕杀害陈潭秋、毛泽民烈士的凶犯
开国大追捕(四 )
——开国追捕杀害陈潭秋、毛泽民烈士的凶犯
1946年7月11日,被新疆军阀盛世才关押了四年的129名中共党员及其家属,从新疆
集体出狱,回到延安。朱德、任弼时等中央领导及中共中央西北局、边区人民政府领导
,几乎全体出动迎接党的忠诚儿女千里归来。遗憾的是,中共创始人之一的陈潭秋、毛
泽东的弟弟毛泽民等人却再也看不到这隆重而热烈的场面,他们已在三年前被敌人杀害
陈潭秋、毛泽民等人是何时被害的,凶手是谁,遗骸又埋在何处?
刘护平闻讯,立马兴奋起来。张思信是李英奇手下的执法队长,现在抓捕归案,很
多悬案便会迎刃而解
1948年春,西北野战军挥戈大西北,至1949年秋天解放武威、张掖、酒泉等地,大
军直逼新疆。
时任第4军政治部副主任的刘护平就任武威市军管会主任不久,就破获了一个国民
党潜伏特务网,其中有好几个特务是从新疆派遣或流窜来的。这个情况让他感到兴奋,
他亲自审讯了这几名特务,为的是尽快搞清杀害陈潭秋、毛泽民等人的凶手的去向,为
死难的烈士报仇。
五年前,刘护平也曾被盛世才扣押,与陈潭秋、毛泽民同为狱友。这位1928年参加
农民赤卫队的老红军,参加革命后一直从事保卫和公安工作。长征中他是政治保卫局红
5军团保卫分局侦察部长,到延安后曾任延安第一任公安局局长。
英奇是他的第一个目标。李英奇是新疆公安管理处处长兼审判委员会副主任,
盛世才杀人时全由他监斩执行。刘护平认为,陈潭秋、毛泽民的被害肯定与这个人有关.
“他们几个人都跟着盛世才跑到四川去了,听说在重庆混不出什么名堂,又都呈请
辞职了。李英奇到津浦路上跑生意,富宝廉回到东北,张思信在河西走廊一带做皮货生
意……”刘护平分析着特务提供的这些零散信息,仔细思考下一步的行动。
恰在此时,刘护平调任中共中央新疆分局社会部部长,集中力量抓捕潜伏特务,加
强新疆的治安管理。
新成立的中共新疆分局的办公地点,就设在迪化市(今乌鲁木齐)原盛世才的督办
公署。11月8日下午,当刘护平提着行李走进这座昔日阴森恐怖的办公大楼时,受到了
分局党委书记王震的热情欢迎。他任部长的分局社会部设在二楼的一个大房间内,手下
只有一个姓黄的秘书。
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夜,刘护平静坐在灯下,眼睛凝视着铁炉渐渐陷入沉思。黄秘书
坐在另一张办公桌前,仔细翻阅着案头的一大沓敌伪档案卷宗。在静静的沉默中,黄秘
书突然发出了一声惊喜的高叫:“刘部长,审讯记录,毛泽民的!”
刘护平惊喜地起身伸手接过档案卷宗,全神贯注地看起来。
早在延安时,刘护平就认识了毛泽民。1941年2月,当他从莫斯科返回延安被滞留
在迪化时,又和1938年被盛世才邀请留在新疆工作的毛泽民见了面。盛世才投靠蒋介
石后,1942年9月初,他和毛泽民等人一同被盛世才软禁在迪化八户梁。可是,自从这年
的9月17日毛泽民等被盛世才“请去”后,他们就再也没有见过面……
“部长,你在新疆是和毛泽民关在一块儿的吗?”黄秘书的问话打断了刘护平的回
忆。他告诉秘书,毛泽民当年关在第二监狱,而他关在第四监狱。1944年,他就在监狱
中听说毛泽民被害了。
第二天一大早,刘护平带着秘书及警卫人员,乘车冒雪到六道湾坟场去寻找烈士遗
骨。
这时,大雪被尖厉的北风刮得铺天盖地。刘护平一行顶着迷眼的风雪,漫无目标地
在风雪茫茫的坟地里转来转去。找了大半天,仍一无所获。
寒冬之后,迪化市迎来了解放后的第一个春天。
这天,武威发来一封电报:张思信落网!
刘护平闻讯,立马兴奋起来。张思信是李英奇手下的执法队长,现在被抓捕归案,很
多悬案便会迎刃而解。刘护平当即复电,让武威公安局将张犯押解迪化。
几天之后,审讯室里,刘护平与当年审问过他的监狱长张思信面对面地坐着,只是当
年的审问者如今坐在了被审席上。
“毛泽民等烈士是怎么死的?”面对当年穷凶极恶的刽子手,刘护平拍案喝问。
张思信被刘护平的气势震住了,好一会儿才讷讷地回答:“这,我不知道……”
“你放老实点!当我不知道吗?拒不坦白的后果,你应该知道。”
张思信斜眼瞅瞅刘护平,仍低头不吭声。
“不要狡赖了!狡赖对你没有好处!”
“我是监狱长,人不归我管。”张思信极力推脱罪责。
“胡说!”刘护平拍案而起,“你就是执法队的杀人头子!”
刘护平的这句话,犹如一颗重磅炸弹,让张思信乱了方寸:“这……”
“现在物证都在,你老实坦白!”
在刘护平的严厉追问和铁的证据下,张思信终于低头认罪。随着张思信断断续续
地叙述,刘护平等人仿佛看见了那血淋淋的杀人场面。
1943年9月27日,盛世才为了向蒋介石表示他与中共彻底决裂的忠心,下达了杀害
陈潭秋、毛泽民等人的手令。
此后不久的一天深夜,李英奇和审判委员会主任富宝廉来到南门外的特别监狱提
人,他将画着红叉的一份名单递给张思信。
张思信问:“老法子?”他问的是杀犯人的方法。李英奇撇嘴冷哼一声后,走进特
别监狱办公室。一会儿,张思信叫来四五个手执木棍和绳索的杀手进入办公室内,站立
在门口两边。
这时,几个狱吏从监号里带出5名头上蒙着黑布头套的犯人,陆续来到办公室门前
。李英奇挨个掀开头套看了看,算是“验明正身”,然后谎称督办(盛世才)要问话,即
将人推入室内。一进门,刽子手就照犯人头上打一记闷棍,然后用绳索紧勒脖子。这就
是盛世才惯用的“无声杀人法”。
死于“无声杀人法”的这五个人分别是:中共驻新疆代表和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
负责人陈潭秋(化名徐杰)、新疆省财政厅代厅长毛泽民(周彬)、乌什县县长林基路,
以及盛世才的亲弟媳陈秀英和家庭女教师邱毓。
刘护平强压着胸中的怒火,盯着张思信问:“他们被埋在什么地方,你记住了吗?”
“记住了,记住了。那地方我后来带人又去过一次。盛世才到了重庆后来电报说,
军统要看照片,我就带人去扒开坟墓,补拍了照片寄去……”
“那是几月份的事?”
“10月份,具体哪天记不清了。”
“李英奇现在哪里?”
“我不知道。”
“别耍花招!”
“听说他在北京做买卖,住在啥地方我真的不知道哇。”
虽说已是春天,可六道湾的荒山梁上还是残雪未消。张思信带着刘护平一行人来
到一处山坡下,手指着一排坟包说,陈潭秋他们就埋在山坡下倒数第六排的坟包里。
刘护平等人小心翼翼地将烈士遗骸放入事先准备好的木棺中,重新收殓掩埋,还在
每位烈士坟前立下一个木碑,然后举行了简单的祭奠仪式。
刘护平等人在烈士灵前庄严宣誓:一定要缉拿凶手,告慰烈士的在天之灵!
刘护平把张思信等犯带出来和他当庭对证。经过前后九次审讯,这两个恶魔终于
承认了大部分杀人罪行
一天,一个当年坐过牢的维吾尔族人向刘护平报告说,他亲眼在北京西单商场看到
一个长相很像李英奇的人在那儿摆烟摊。刘护平立即将此线索电告北京市公安局,请他
们协查此事。
李英奇是盛世才手下的“第一刽子手”,1938年至1944年担任公安管理处处长,杀
人害命不计其数。
1944年9月,盛世才被蒋介石调往重庆任农林部部长,李英奇一看不妙,就赶紧溜到
了兰州。盛世才让他去农林部当总务司长,李英奇找借口推辞了,后来军委会给他安排
了一个参议的闲职。1946年4月,他跑到北平做生意。北平和平解放后,李英奇混迹于
小商贩中,在西单商场摆个烟摊混日子。他以为,北京地方大,外地人多,不易被人发现
,没想到打错了如意算盘,时间不长就被人认出来。
那天,李英奇见一个维吾尔族汉子在他面前驻足盯视,心里直发毛,转身收摊回家,
第二天就溜到了南京。一个月后,他怀着侥幸心理返回北京时,就被 北京市公安局
抓了起来,随即押解到迪化受审。
“你还认识我吗?”刘护平威严地问。
李英奇用阴鸷的目光看了看面前的审问者,摇了摇头:“不认识。”
“咱们是老交情了,难道真的不记得了?”
李英奇摇摇头,紧缩着脖子,不再吭声,实在被问急了就嘟囔着说:“我罪孽深重,
我该死。”在以后的审问中,他只承认有罪,当涉及到具体人和事时就往盛世才身上推
。
刘护平把当年的档案卷宗和他签发的杀人报告,一件一件摆出来念给他听,还把张
思信等犯带出来和他当庭对证。经过前后九次审讯,这两个恶魔终于承认了大部分杀人
罪行。
李英奇在盛世才的指使下,妄图通过审讯逼迫毛泽民承认中共在新疆有“秘密活
动”,要搞“阴谋暴动”,并迫使毛泽民公开声明反苏和脱离中共。见毛泽民坚贞不屈
,他们就施以酷刑。他们先对毛泽民“打手板”,每打完一板子还要用板子压受刑者的
手,疼得毛泽民咬破了下唇又咬烂了衣领,鲜血淋漓的双手上裂出了深沟
七天七夜,毛泽民在狱中多次受刑,一次次被打得死去活来,到最后几乎体无完肤,
但他铮铮铁骨至死不渝,同敌人斗争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与此同时,富宝廉在辽宁抚顺被捕。
经过一年多的侦查,新疆“侦查陈、毛、林被害案凶犯专案组”先后将涉案凶犯
新疆公安管理处处长兼审判委员会副主任李英奇、公安管理处执法队长张思信、审判
委员会主任富宝廉等捉拿归案。可是,还有两个凶犯——新疆督办公署卫士队第一中队
中校中队长丁海寰、卫士队大队长汤执权,却像鬼魂般地在这个世界上失去了踪影。
专案的侦缉工作此后数年间一直处于停滞状态,直到1958年10月才看到一线曙光
这天,沈阳监狱一个名叫盛承运的犯人向狱方举报了汤执权的下落。他说,汤执权
就住在沈阳,他在被捕前曾见到过。沈阳监狱于是就向新疆自治区公安厅发函了解汤执
权的情况。
1959年元旦过后,新疆自治区公安厅发来了回电:“沈阳监狱:12月21日电悉。答
复如下:汤执权系军阀走狗,曾任盛世才伪新疆省督办公署卫士队大队长,1943年参与
迫害我党派赴新疆的代表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等,系主凶之一。新疆公安厅1959
年元月5日。”
沈阳监狱接到回电后,随即把相关情况一并报告沈阳市公安局。1959年1月7日,沈
阳市公安局举行专题会议,最后决定责成政治保卫处负责侦缉此案,要求务必查清汤执
权的藏匿地点,将其缉拿归案。
次日,侦查员老金、小朱前去监狱提审盛承运。
“你回忆一下,是几时遇到汤执权的?”
“大约是1958年6月份。记不太准了,我那时已经穿衬衫了。”
“你穿衬衫,他穿什么?”
“他穿……穿一件藏青色的中山装,裤子是深咖啡色的,脚下穿了一双黑色的皮鞋。”
“他请你上哪家饭店吃饭了?”
“新建路上的‘跃进饭店’,就是那家刚开张时就打架死了一个人的饭店。”
“是谁想到要上‘跃进饭店’吃饭的?”
“是他。他说,站在路边说话不自在,去饭店坐一坐,喝点酒。我想就在附近的小
饮食店坐坐,他说去前面的‘跃进饭店’,那里清静。我还不知道那里开了家新饭店,
他好像很熟悉,进去坐下后还告诉我饭店刚开张时店堂里死了一个人。”
侦查员第一次提审,就摸到了不少情况——汤执权空着手在马路上行走,说明他是
在沈阳居住;汤执权穿着中山装,估计坐机关或是在企业单位的科室从业;汤执权知道
“跃进饭店”开张时发生过一起命案,表明他的单位或住所就在饭店附近。
保卫处根据上述情况,制定了侦查方案:对“跃进饭店”附近的居民和单位进行
排查,看是否有与汤执权情况相似的人。
访查比较顺利,仅仅花了八天时间就查明了情况:新建路麻匠胡同33号住户汤全村
的情况,与汤执权基本吻合。户籍资料表明,他已于1958年6月30日搬离原地,迁往市郊
结合部的胡家花园。
侦查视线随即转往胡家花园,很快就查清:这个汤全村就是盛世才督办公署的卫士
大队大队长汤执权!
1959年2月13日,汤执权被捕。
沈阳市公安局随即对其进行了讯问。汤执权对自己当初奉命指使卫士队逮捕陈潭
秋、毛泽民、林基路等共产党人的罪行供认不讳,对自己在盛世才1944年离开新疆后
的行踪也作了交代。
原来,盛世才离开新疆后,汤执权感到自己在新疆作恶甚多,担心新任新疆省主席
朱绍良会为平息民愤而把他抛出去,于是不久悄然离开新疆,先是去了北平,后来就返
回辽宁老家了。
半个月后,汤执权被沈阳市检察院批准逮捕。
侦查员前后折腾了这么些日子,好不容易觅到了这样一个目标,哪肯轻易放弃?当
下便说:“不管如何,先看看此人的档案材料再说!”
1959年7月上旬,沈阳市人民检察院以反革命罪将汤执权向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
起公诉。汤执权在公安预审和检察预审中,供述了另一个案犯丁海寰的下落。汤执权交
代说:“丁海寰是当时我手下的一个中校,是卫士队第一中队中队长,那是盛世才在民
国32年亲自发的委任状。后来盛世才去重庆后,我们一起离开迪化。我去了北平,丁海
寰说去南京,但后来实际上是去了上海。”
“丁海寰在上海的住址是哪里?”
汤执权说,他记得是住在上海杨浦区榆林路,好像是76弄8号。他没去过上海,那是
解放前和丁海寰通信时的地址,解放后两人就中断了通信。
“你知道丁海寰在上海从事什么职业?”
“丁海寰信中说过他在上海当警察。给反动派当警察。”
考虑到有地址、有职业,到上海应该能找得到丁海寰。于是,经办法院派出两名法
官于1959年8月上旬前往上海查找丁海寰。
派出所很快上报调查结果:原住户姓丁,名不详,东北口音,在国民党警察局当警察
,1949年4月上海解放前夕搬走,去向不明。
事实证明,汤执权的记忆是对的,但是丁海寰已经搬家了。“住址”的线索断了,
外调人员只好从“职业”线索上去查了。接待人员查了解放前三年杨浦分局警察人员
名单,发现并无丁海寰其人,他们只好又去上海市公安局求助。
上海市公安局有关部门为了找到丁海寰,组织人员翻了两天两夜的资料。令人吃
惊的是,那儿也没有查到丁海寰的名字!
外调人员只好无可奈何地返回沈阳。
尽管他们在上海无功而返,但沈阳方面带来的信息引起了上海警方的高度重视。
上海市公安局杨浦分局局长魏光获悉残害陈潭秋、毛泽民的主犯藏匿在上海的情况后,
当即指示:丁海寰有可能还藏匿在杨浦区,应立即予以调查,查明后予以逮捕,绳之以法
,为革命先烈报仇。他指示分局政保科科长张健伍具体负责此事。
时任上海市公安局局长的黄赤波也认为,丁海寰极有可能藏匿于杨浦区,杨浦分局
要组织力量协助沈阳方面破案。
正当张健伍组织人员翻阅旧档案、走访住户时,杨浦公安分局接到了沈阳市中级
人民法院的一份公函,称:汤执权提供了一个新细节,丁海寰在写给他的第四封信中谈
到过在提篮桥海关码头当差。
杨浦分局的侦查员恍然大悟:怪不得在国民党上海市警察局的旧档案中找不到丁
海寰的名字,原来这家伙当的不是警察局的警察,而是海关的“关警”。旧社会,海关
是独立部门,所属警察由海关自己组建和管理,与地方警方没有关系。这一点,大家事
先都没有考虑到。魏光当即下令:立刻派员去海关调查。
上海海关对警方的调查给予了密切配合,可是在海关的旧档案中,并未找到原提篮
桥海关“关警”的任何材料。据有关人员回忆,这部分材料原先是有的,但在解放初期
搬家时丢失了。又有人说没有丢失,是移交给上海市公安局了。总之,这部分材料是找
不到了。
“死材料”找不到,那就去找“活材料”了。过去的时间不长,去找解放前曾在提
篮桥海关当过关警的人了解吧,侦查员寻思。
据查,提篮桥海关解放前编制很小,仅配备了10名“关警”。上海解放前夕,其中
三人去了台湾,其余七人不知去向。侦查员查找了三天,终于打听到一个赵姓老关警还
在上海,大约住在徐家汇一带。
在徐家汇公安分局同行的相助下,侦查员终于弄清了这位老关警的住址。可是,当
侦查员按图索骥找上门去时,却大失所望:赵某已经于七个月前患病去世了!
线索找一个断一个,正当侦察人员思考如何续上已中断的线索时,一个侦查员提
出:二上赵宅,寻问家人有否听说过姓丁的人。
二上赵宅果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他们得知:当年提篮桥海关的关警中是有一个
姓丁,逢年过节还来家中看望赵家当家的,好像叫丁海寰,他们都叫他“老丁”。
“你知道解放后老丁去哪里了?”
“这我可不知道了。”侦查员感到有些失望时,对方又补充了一句,“1957年夏天
,我大儿子要到河北去出差,想调换全国粮票。我当家的说可以去找老丁帮忙。后来没
去找,因为我儿子自己想法子调换到了。”
看来,“老丁”就是丁海寰。以前在提篮桥海关当过关警,这也没有错。分局案情
分析会上,大家对破案充满了信心,同时综合分析认为,这个“老丁”解放后可能去粮
食部门工作了,因为当时只有在粮食部门才可以如愿换到全国粮票。
于是,侦查员把查找丁海寰的范围划定在杨浦区和虹口区,侧重粮食部门。
1959年9月2日下午,侦查员陈炳夫等人去杨浦区粮油公司人保股了解情况。当他
们陈述所寻访之人的籍贯、年龄、体形、身高、口音、容貌等时,人保股长说,沈阳路
粮店的老丁符合你们说的这些特征。“不过,那个老丁名叫丁治国,不叫丁海寰。”
侦查员前后折腾了这么些日子,好不容易觅到了这样一个目标,哪肯轻易放弃?当
下便说:“不管如何,先看看此人的档案材料再说!”
翻开档案一看,一行文字跃入侦查员的眼帘:丁治国,曾用名丁日新、丁海寰,1908
年出生于沈阳城北蒲河区望宾屯村。“没错!正是他!”侦查员大喜 丁海寰的档
案当即被调往杨浦公安分局。1959年9月3日,分局向杨浦区人民检察院递交了《批准
逮捕书》。
杨浦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波海当天就批准对丁海寰以“反革命罪”予以逮捕。
1981年,业已刑满获释的丁海寰再次向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提出对该案的申诉,认
为当年逮捕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等是奉命行事,系职务行为,要求撤销原判决。上
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重新查阅了案卷,认为当年的判决并无不当,予以驳回。
至此,杀害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等人的五名凶犯全部归案,得到了应有的制裁
,但到此还不能画句号,因为还没有交代:当年谁出卖了陈潭秋、毛泽民,这个可恶的叛
徒是谁。
第三个变节的就是徐梦秋,他在监狱中写下亲笔供词及脱党书,咬定陈潭秋、毛泽
民暗中策划搞暴动。
这个叛徒就是徐梦秋。
徐梦秋,1896年出生于安徽寿县,中学时代曾参加过“五四”运动。1922年,徐梦
秋离开家乡来到上海,进入上海大学。上海大学的教员有瞿秋白、恽代英、陈望道、邵
力子等。徐梦秋唯一的嗜好就是读书,尤喜读中外历史书籍,且喜作笔记和卡片,多次
受到瞿秋白的表扬。
1926年,徐梦秋经彭述之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周恩来、陈延年领导下,从事
过工运工作。1933年升任红1军团政治部副主任,第三次反“围剿”战役胜利结束后,
他升任瑞金工农红军学校政委、红一方面军政治部主任,还随同中央红军参加了长征。
在战争年代,徐梦秋失去左脚。到达延安后,他常去陕北公学和抗日军政大学授课。由
于博学多才,他赢得“红色历史学家”称号。
1937年至1939年,中共中央有一部分干部去苏联或从苏联返回延安,路经新疆时,
应新疆省主席兼边务督办盛世才之邀,经中共中央同意,暂留在新疆工作。徐梦秋赴苏
治病,1937年10月25日到迪化,被任命为教育厅副厅长兼新疆学院院长,后任代厅长、
新疆省编译委员会委员长。
1941年初,“皖南事变”发生,国民党反动派掀起反共高潮。盛世才也撕下了伪装
面具,搞起残酷的政治清洗。他捏造中共在新疆有秘密活动,受苏联驻迪化总领事的指
使,要搞阴谋暴动,以推翻盛世才的政府。陈潭秋、毛泽民、方志纯、林基路等被扣押
起来。徐梦秋和妻子李玉南、公务员王义福以及潘同、刘希平等也被关押。在刑讯中,
潘同、刘希平两人先变节,写出脱党声明。第三个变节的就是徐梦秋,他在监狱中写下
亲笔供词及脱党书,咬定陈潭秋、毛泽民暗中策划搞暴动,欲推翻盛世才政府,还泄露
了党内的许多机密。
徐梦秋等三人的叛变让盛世才阴谋得逞。1943年9月27日,盛世才下令将陈潭秋、
毛泽民、林基路秘密杀害。
1943年1月,中共中央从共产国际获悉在新疆的全体中共人员被盛世才扣押的消息
后,即设法营救。但由于盛世才对外严密封锁消息,一直情况不明。直到1944年,中共
中央还不知道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已牺牲,也不知道徐梦秋、刘希平等已自首叛变.
盛世才离开新疆,出任重庆政府的农林林部长后,重庆当局另调吴忠信为新疆省主
席。1945年4月,吴忠信批准了新疆警务处长胡国振《关于徐梦秋、潘同、刘希平三人
的报告》。报告中提出将徐梦秋送往内地(南京)。徐梦秋受到吴忠信的召见,叙述了
同乡之谊,吴忠信对他“好言慰勉”,还送了一笔旅费,令徐梦秋很感激。
徐梦秋叛变后,曾在国民党特务组织“军统”中任职,曾任国民党保密局技术研究
组特研组少将组长。特研组是“军统”收容和控制中共叛徒的一个机构,又名特情组。
1948年11月,保密局撤逃台湾,局长毛人凤让徐梦秋转道去福建,没有答应他同去
台湾的要求。失魂落魄的徐梦秋设法乘海轮经福建去上海,避居于一旧日友人家。不久
,又经南京逃往皖南屯溪,在一山村隐姓埋名。1949年6月,徐梦秋走投无路去南京,要
求见昔日战友,担任过红一方面军参谋长、时任二野司令员兼南京市军管会主任的刘伯
承,被拒绝,旋被南京市政法机关关押于老虎桥监狱,后被判处无期徒刑。1976年5月22
日,徐梦秋病死于狱中。
(资料来源:报刊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