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科学—综合门户网
教材 放眼全球 国际常识 古往今来 天下兴亡 中外秘史 社会万象 无声激战 中外典故 防止陷阱 少儿天地 声明
公益 贤明首脑 科学巨匠 历史巨人 教育名师 清官贤能 民族英雄 百业之星 能工巧匠 慈善天使 俊男美女 公敌
范文 百科知识 科学大观 天下风情 看看世界 百家争鸣 知识问答 优秀读物 高效政府 富美城乡 社会文明 咨询
会员 国际网页 国际联盟 本网业务 各地标志 优服行业 良心食品 医疗保健 生存秘笈 友情天下 联系我们 投稿
kesioncms

栏目中心

您当前位置:能力科学网 >> 世界文化 >> 奇闻故事 >> 浏览文章

建国初是如何将《红岩》中的特务押上审判台的

2011/4/9 15:25:56 能力科学网站 www.ab88.org 【字体:


                                  开国大追捕(三)

               ——建国初如何将《红岩》中的特务押上审判台的

  
         一部小说《红岩》,让人们记住了江姐、华子良、小萝卜头等革命者,也记住了叛

徒甫志高、看守杨进兴、特务徐鹏飞等反面人物的丑恶嘴脸。
       《红岩》取材于重庆歌乐山渣滓洞、白公馆两个监狱的真实生活,只是人的名字与

现实生活有所差异,江姐真名江竹筠,华子良真名韩子栋,小萝卜头名叫宋振中,徐鹏飞

原名徐远举……1949年“11·27”大屠杀,江竹筠等英烈壮烈牺牲,韩子栋等有幸成功

越狱。小说对那些杀害革命者的看守、特务的下场没有交代,那么现实生活中这些人后

来的结局又是如何呢?
        在九年的职业杀手生涯中,被他亲手杀害的革命志士,竟达三百多人
        抓捕白公馆副所长杨进兴颇费了一些周折。
        杨进兴,浙江宣平人,生于1917年,1940年参加军统,接受特务训练。1941年调到

重庆任军统望龙门看守所特务队看守。他长得身高体壮,眉浓大眼,穿着美国黄呢军便

服,腰中缠着一圈金灿灿的子弹带,屁股后面斜吊着大号左轮手枪,一贯穷凶极恶,对革

命者心狠手辣。
         1944年,杨进兴当上了军统头目戴笠的便衣警卫、侍从副官。1945年9月,叶挺将

军从湖北恩施被押到重庆后,戴笠便派杨进兴负责管押叶挺将军。戴笠摔死后,杨进兴

调到军统重庆白公馆看守所先后当行动员、看守员、看守长。杨进兴因惯用老虎凳、

灌辣椒水等酷刑而恶名远扬。
        1946年8月18日,杨进兴等四名刽子手将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罗世文、中共川西特委

军委委员车耀先杀害于松林坡原戴笠的车房前,浇上六加仑汽油,焚尸后将遗骸埋在车

房后的松林里。
        1947年9月13日,杨进兴又编造“到南京安排工作”的谎言,将朱念群、尚承文、

张占鳌三位中共党员骗出白公馆看守所,递解到杨家山中美合作所气象站下面的一所房

子里,用美国电椅进行摧残加以杀害,一人当场死亡,两人并未断气。杨进兴见状,拿起

十字镐残忍地掘入两人头颅,致使两人脑浆流出而死。
        1949年9月6日,杨进兴等将杨虎城及其次子和幼女,杨虎城副官宋绮云夫妇和儿子

“小萝卜头”,杨虎城副官阎继明、张醒民残酷杀害。仅9月一个月,杨进兴就亲手杀

死革命志士33人。
        毫无疑问,杨进兴算得是军统职业杀手中的“佼佼者”。在前后仅九年的职业杀

手生涯中,据他被俘后有名有姓、有时间有地点的交代,被他亲手杀害的革命志士,竟

达三百多人!一笔笔的滔天血债,真是令人发指,罄竹难书。
        重庆解放后,随即川渝大地展开了轰轰烈烈的镇反运动,一大批作恶多端、拒不登

记自首的反革命分子被捉拿归案,依法受到了严惩。可是,就是不见刽子手杨进兴的踪

影。
        整整四个年头过去了,仍然没有一点关于杨进兴的线索。为此,重庆市公安局成立

了“追残敌小组”,集中精干的侦查员,分兵出击,深挖猛追,要求各路公安人员遍访全

川乡镇,深入各地关押案犯的大小监狱寻找,挖地三尺,也要找到杨进兴。
    直到1955年春,追捕杨进兴的行动才有转机。6月17日,吴国成、申俊章等四位侦

查员在南充县青居场六区区公所将杨进兴抓捕归案。
       杨进兴的供词,为后人勾画出了他的“逃命路线图”。
        尽管杨大发小心谨慎、极力表现,可时间一长,还是露出了马脚
        1949年12月5日,杨进兴等人完成最后一次屠杀共产党人的罪恶活动之后,来到成

都大饭店,接受了上司徐远举布置的潜伏大陆的任务,并领取了第一笔活动经费。
        怀揣着国民党成都警备司令部的通行证和与潜伏特务接头的介绍信,杨进兴一行

18人朝川北华蓥山方向窜去。途经三台、绵阳到射洪县时,汽车抛锚了。正在这时,听

国民党军溃兵说解放军已打过来了,众特务就丢下来不及修的汽车,从双溪镇过河后四

散逃命,各奔东西。
        11日中午时分,在川北南充县到岳池县的大道上,匆匆走着三位肩扛滑竿的农民。

他们分别是南充县青居乡馨坝和平三村的汪大才、滕明清、滕明忠。当他们走到永安

乡红岩湾时,迎面碰上了两男两女。那个三十出头的中年男子,身高1.8米,眼横眉浓,

腮帮子上鼓起两砣横肉,穿一身黄呢子衣服。那女人一头烫发,外穿一件红色呢大衣。

这对男女身后,一个跟随模样的年轻人,身背一只“山丘”背篼,怀抱一个八九岁的女

孩。
         随即,女人抱着小女孩坐上了滑竿。
         路上,那中年男人感觉饥肠辘辘,步子迈得沉重,就让滕明清去前面的永安帮他们

买吃的。可刚解放的永安场满街散兵游勇,家家户户关门闭户。滕明清见买不到食物,

便提议到他家煮稀饭吃。
        中年男人想想,无可奈何地同意了。他就带着女人和小孩跟着滕明清,来到了位于

烟山脚下的滕家。背篼的年轻人原路返回了。
        在做饭、吃饭的过程中,那中年男人一面向滕明清打听当地的风土人情,一面主动

介绍自己的身世。饭后,他提出想在滕家暂住几天,等路上稍安宁些再走,先付五升米

的房租,伙食照实算。老实巴交的滕明清见中年男人说得可怜,就答应了下来。
        12月31日,那中年男人掏出两块银元,托滕明清打酒割肉,说是要请村上保长许绍

兵、甲长滕义和邻居滕明忠等人吃饭。晚上,七个人围坐一桌,边吃边摆“龙门阵”。
        席间,那中年男人自我介绍说:“我叫杨大发,祖籍广安县代市。我老婆叫田德俊,

江北县人。我6岁时父母双亡,跟随做生意的叔父杨济生到江苏无锡,给人当放牛娃,10

岁开始,靠卖饼子度日。12岁那年到浙江金华做小本生意,卖水果、香烟。民国22年到

重庆南岸做水果生意,民国30年与田德俊结婚后,到江北县当过土木石工的包工头。民

国32年失火把房子烧了,只得带着老婆到成都后子门街做水果生意糊口。现在成都兵

慌马乱的,只得回老家种庄稼,没想到在蓬溪县城附近被国民党逃兵把行李给抢走了。

”最后,杨大发扑簌簌地流下泪水:“我离开老家二十多年,家里已经没有亲人了,可不

可以让我们多住几天,等路上稍安宁些再走?”
        众人无不为之动容,都同意他在村子里暂住些日子。不用说,这个杨大发就是杨进

兴了。
       几天后,杨大发夫妇换上了土布衣服,杨大发还主动要求跟汪大才、滕明清、滕明忠搭

伙抬滑竿,靠抬滑竿挣钱养家。半年后,他又花20块银元租了本村地主滕明华的两亩土

地耕种。接着,他又在村上找一户姓杨的人家认了“家门”,带着堂客和女儿认了一家

干亲家、一家娘亲家。1951年川北搞土地改革,杨大发一家被划为贫农成分,并分得田

地两亩、瓦房草房各一间。
        在接下来的减租退押和土地改革中,杨大发表现积极,不论刮风下雨、白天黑夜,

集体活动从不迟到早退。每当荣誉落到杨大发头上时,他总是表现得非常谦虚。
        尽管杨大发小心谨慎、极力表现,可时间一长,还是露出了马脚。村上农民反映,

他刚来青居乡的时候,出手大方,家里伙食也比一般农民好得多,怀疑他原先不是穷人


        1953年8月,全国进行第一次普选,青居乡普选办公室向县公安局反映:青居乡馨坝

和平三村的杨大发,自称祖籍是广安县代市人,经发函调查,代市原籍查无此人。
    南充县公安局侦查股副股长黄同伦闻讯赶到青居乡馨坝和平三村,以县普选办公

室工作人员的身份进驻烟山,深入群众,开展调查,搜集线索。
        滕明清反映说,杨大发刚到烟山时,戴着名贵手表,用钱出手大方,他想到杨大发曾

经是商贩,手头上宽裕,也就没怀疑。但现在想来,杨大发那件卖掉的黄呢大衣,还真有

点像旧军队的军装。
        滕明忠也反映,1950年正月初五,杨大发让他带路去华蓥山宝鼎上香,走到岳池县

新场时突然改变了主意,说他一个人去,这一去就是一个多星期。还有一次,正月二十,

杨大发邀他去岳池县卖灯草,挑到离三村一百多公里的南部县去卖,晚上住老鸦岩陈老

板的栈房。由于身上没有现钱,想用灯草作抵押,可陈老板只要现钱,杨大发气得冒出

一句:“要不是解放了,我让你客栈开不成!”说话的口气大得很。
    还有村民发现,以前在抬滑竿或干活中途休息时,不识几个字的杨大发却拿树枝在

地上流利地书写着,闲谈时也总是头头是道,说话文绉绉的,便怀疑他以前在国民党反

动政府里做过官。
        趁杨大发蹲下身子屁股还没有挨着板凳的一刹那,“区干部”猛地一掀凳子,将杨

大发掀了个四脚朝天
       农村调查结束后,已是1953年11月底了。侦查员清理检举材料,发现1951年在川北

党校改造学习的国民党党员滕志远写的一份检举信,矛头直指杨大发。
       与此同时,南充县公安局收到了地区公安处的一份《敌情通报》:“国民党军统局

于1949年从成都派出一个潜伏组在南充,行至中途分散,他们的目的地是川东华蓥山。


        杨大发是潜伏特务的嫌疑不断增大。1953年底,报经四川省公安厅批准,南充地区

公安处、南充县公安局将杨大发正式列为潜伏特务线索进行侦查,揭开杨大发真面目的

时候到了。南充县公安局侦查股的几名民警干脆长驻青居乡政府和三村,以搞互助组、

搞普选、推广少秧密植等为掩护,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娱乐。村民胡德清在拉家常时,说

他曾听到一件事。杨大发老婆田德俊偷嫩玉米煮熟正吃时,被杨大发碰见,大骂了他老

婆。田德俊也不示弱:“你威风个啥?把自己的历史背一下,政府在到处捉特务,你敢不

敢到乡上自首?”杨大发一听就蔫了,不敢吱声。杨大发怕提“特务”二字,心中必定

有鬼!
        永安乡邮政代办员罗克卿反映:1952年底,杨大发寄信给重庆田德俊的娘家人,说

在成都做生意不成,现在南充县青居乡安了家,分了田地,得了一个女儿。回信交南充

县南溪罗克卿收转田德俊。
       专案组即派侦查员赖永金以商量互助组转合作社为借口,趁杨大发不在家时登门

去找线索,与田德俊拉家常:“这位田大姐家在啥地方?”田德俊见“驻村干部”如此

亲切和蔼,戒心全无:“我老家在重庆江北县乐碛镇,现有养母田映贞还在世。”
        专案组闻讯即派民警曾凯赶赴重庆,在当地警方协助下很快找到73岁的田映贞。田

映贞爽快地说:“田德俊是我兄弟田万顺的女儿,18岁跟邻村桂花沟胡金结婚,一年后

跑到重庆城区跟水泥工戴福游结婚,过后又改嫁给一个在大溪沟给国民政府做事的杨大

发。两口子结婚后只回来过一次,直到去年从南充来了一封信,信上说她现在南充安了

家。”
       专案组通过重庆市总工会查戴福游的下落,回复说戴早在解放那年就病死了。查

遍旧国民政府相关资料,也没杨大发这个人。专案组又派民警文义彬、张中涛到重庆查

阅了国民党西南长官公署二处的全部资料,但其中几个姓杨的特务年龄、相貌、家庭成

员都与杨大发不符。去成都查证,解放前夕国民党军统特务18人接受潜伏任务,途径川

北到川东华蓥山一事属实,但其中并无杨大发的名字。
       侦查员回头再访乐碛镇,进一步了解田映贞的家庭情况:丈夫敖炳章已病故,大儿

子死后,媳妇叶德芳改嫁不知去向,二儿子敖保三和女儿敖其华,访问所谈杨大发情况,

与田映贞所谈大同小异。访问在田映贞家帮工多年的雷开云,雷说:“我过去多年帮敖

炳章开擂房,敖死后仍与田映贞有往来。田德俊最后嫁的男人来过一次乐碛,听人说那

人在重庆卫戍司令部做事,威风得很,腰杆上别手枪,提起手铐子到处捉人。”
        时在重庆磁器口小学当老师的滕志远证实:他当年在川北党校学习时检举杨大发

的情况属实。 
        种种迹象与线索表明,杨大发很有可能就是隐藏的特务杨进兴。这里有个关键细

节,需要证实:现在与田德俊生活在一起的这个杨大发,到底是不是雷开云所说的“田

德俊最后嫁的那个男人”,必须进行照片辨认。
        可是,奸猾的杨大发非常谨慎,平时从未照相。专案组的侦查员赖永金、青长明长

期住在该村搞农业合作社,以宣传农业初组合作社先进事迹为由,照庄稼照林木牛羊,

同时也为村民们照相,可杨大发夫妇就是不照,令专案组众人暗自着急。恰好这时该社

被评为先进合作社,需要照一张全社集体相去参加县表彰大会。
        杨大发夫妇没法再推,只好和大家照了一张“集体相”。
        1955年2月9日,南充县公安局侦查员带着杨大发的照片和调查材料来到了重庆市

公安局。
       原白公馆看守所老炊事员陈紫云夫妇、警卫顾有德、军统局收发股长邓培新和军

统分子陈威等人,以及白公馆脱险志士罗广斌、李荫枫、郭德贤等人看了照片后,都肯

定地说:“这人就是白公馆监狱的看守长杨进兴!”
    公安机关领导向专案组发出指令:抓捕杨进兴!
    1955年6月15日下午,重庆市公安局“追残小组”派出吴国成、申俊章等四名侦查

员来到南充县青居乡,定下了“擒魔”妙计。
       晚上,村长敲了敲杨大发家的门,大声通知:“杨大发,明天上午你去乡里交流少秧

密植播种经验,顺便到信用社换回贷款的条子。”
        第二天,杨大发在去区公所的路上又“碰巧”遇到一个驻村女干部,她让杨大发帮

她带几把椅子到区公所。
       如此“重用”杨大发,全是侦查员们为顺利抓捕杨进兴而设下的计谋。
       大约9点半左右,杨大发累得口干舌燥,满头大汗地挑着几把椅子走进了区公所的

大门。
       “杨大发,你到办公室来一下,有件事情要找你谈谈。”化装成区干部模样的侦查

员向他大声喊道。
        杨大发跟着“区干部”跨进了办公室。
       “听说当初你负责那个互助组搞得很好,我想找你谈谈你是咋个抓的?我们有个材

料需要这方面的东西。杨大发,你请坐嘛。”“区干部”指着靠墙的一条矮板凳客气地

说。
        这时,另一位“区干部”已凑到杨大发旁边,趁杨大发蹲下身子屁股还没有挨着板

凳的一刹那,“区干部”猛地一掀,将杨大发掀了个四脚朝天。
重庆市公安局的四名侦查员飞速从后门冲入。
       “不准动!”话音刚落,两只黑洞洞的枪口已对准了杨大发,另外两名侦查员扑上

前,给杨大发戴上了锃亮的手铐。
         这个惯用刻着“MADE IN USA”(美国制造)字样的手铐铐住革命志士的刽子手,终于尝

到了“人民制造”的手铐的威力和滋味。
        远在重庆的市公安局领导听说抓到了杨进兴,无不非常高兴。当即,由程诚副局长

设计好预审杨进兴的方案,并且着重指出,目前,杨进兴是唯一活着并捕获的凶手。程

诚向预审员张先创下令,暂时绕开其他,以杀害罗世文、车耀先烈士为突破口,当晚务

必要把杨进兴的嘴巴撬开。
        晚上11时,囚车开进了石板坡监狱,杨进兴下车便被押进预审室预审。
       程诚在审讯室隔壁房间里坐镇指挥。
       经过七个小时的短兵相接,杨进兴初步供认了杀害罗世文、车耀先和杨虎城、宋

绮云两家的具体经过。
        随后经过四十天的审讯,7月31日,预审员和两位公安战士押着杨进兴来到松林坡

原戴笠停车房后面的松林里,经杨进兴指认,挖出了罗世文、车耀先的遗骸和两只水壶.

      1958年5月16日,重庆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劳动人民文化宫召开宣判大会,判处杨进

兴死刑,验明正身,立即执行。
        徐远举感到情况不妙,赶忙换上了老百姓衣服,跳上朱家才的私人吉普车向外面逃

去,谁知忙中出错,竟然把车开到了警察局第六分局的门口
        1958年春节,正月初二。
        江西萍乡县安源镇九荷村,从一幢一楼一底四间一厢的新房子里,走出来一个五十

多岁的汉子,只见他肩背着犁、手牵着牛,稳步向田里走去。
        三天后,村民们惊奇地看到这个汉子被公安人员押进了九荷村办公室。从重庆来

的公安局侦查员当众宣布:宋玉成,真名漆玉麟,化名高文斌,系国民党西南长官公署二

处中校行动组长。
       “啊——”在村办公室外围观的乡亲们,都情不自禁地发出惊讶声。
        漆玉麟是一个恶贯满盈的军统特务,在其长达17年的特务生涯中,逮捕和杀害了数

以百计的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重庆解放前夕,他亲自参与制定并执行电台岚垭“密裁

”计划,将关押在渣滓洞监狱里的江竹筠、李青林等30位革命者分三批杀害。
  
         漆玉麟是作为特务骨干分子被毛人凤留下来的,奉命长期潜伏,组织反动武装。慑

于人民和解放军的强大威力,这些残余分子很快如鸟兽散。他独自逃回老家湖南株洲宋

家桥,用宋玉成的原名住了下来。不久,宋家桥开展征粮剿匪运动,漆玉麟感到老家不

宜久留,就通过熟人找乡长帅仁祥开了一张路条,转到江西萍乡九荷村落脚。
        群众怀疑宋玉成来历不明,土改时没有分给他土地。1952年搞土改复查,土改工作

组明确告诉宋玉成:没有迁移证,不能落户。漆玉麟又来到长沙,再次找到帅仁祥,让他

出具了一张“宋玉成一贯务农,并无什么问题”的证明,并办了一张迁移证,终于在九

荷村分得四分半土地。
       在互助组和初级社里,宋玉成积极参加劳动,热心公益事情,不久被选举为组长,还

被评为“二等劳动模范”。1954年,盖起了新房。第二年,他和寡妇王顺兰成了家。
        1957年7月19日,江西萍乡安源派出所人员前往长沙核查,从帅仁祥口中了解到漆

玉麟解放前曾在重庆市干过“公事”这一线索,向重庆市公安局发出调查函,终于使这

个潜藏八年之久的军统行动组长的狰狞面目大白于天下。
    再来说说《红岩》中的头号反派人物徐鹏飞,也就是现实中的西南军政长官公署

二处处长兼保密局西南特区区长徐远举,以及副区长周养浩的最后归宿。
        1949年10月30日凌晨,蒋介石沮丧地乘飞机逃离重庆。
        当天上午,徐远举也率领一部分军统特务乘飞机逃到了成都。他把雷天元、龙学

渊、熊祥、王少山、陆景清等罪大恶极的刽子手都打发去了台湾,自己暂时留了下来,

保密局局长毛人凤交给他的许多差事还未办完。
        12月9日,十几架美制大型运输机从成都起飞,降落在昆明巫家坝机场。飞机上坐

着最后一部分国民党政府的高级官员以及他们的家属。按计划,这些飞机在这里加完油

后立刻起飞,途经广州逃往台湾。
        然而,这批飞机还未起飞,已宣布起义的云南临时军政委员会主席卢汉便下达了命

令,所有飞机停飞,并派出大批起义部队扑向机场,当即扣留这批飞机。
        在尚未逃离大陆飞往台湾的国民党要人中,除了那些国民党政府的高级官员外,还

有一批双手沾满了中共地下党员和爱国民主人士鲜血的国民党军统(后改名为保密局)

特务头子徐远举、周养浩,以及保密局经理处处长郭旭、保密局总务处处长成希超等人

。这些军统特务们感觉末日降临,纷纷各自寻找出路逃命。
    早在卢汉的起义部队包围机场之前,除周养浩未来得及行动外,消息灵通的徐远举

、郭旭等人早已窜入昆明市区。卢汉闻讯即命令昆明市警察局局长李志正出动警察局

全体人马,在昆明市布下天罗地网,务必将那几名逃跑的军统特务抓获归案。
       10日凌晨5时,李志正得知郭旭和成希超藏匿在市区的皇后饭店,便命令警察第六

分局局长黄秉新率领警察赶到该饭店,当即将二犯逮捕,并送往钱局街昆明监狱严加看

管。另一路警察前往飞机场去逮捕周养浩。罪大恶极的徐远举却不知去向。
        一个小时后,李志正得到消息,徐远举藏匿于曾在卢汉手下担任过云南省保安司令

部总务处长的朱家才的家中。李志正知道卢汉是朱家才的老上级,便向卢汉要了一份逮

捕徐远举的手令,亲自带人包围了朱家。朱家才不能违背老上司的命令,但又不愿意直

接出面逮捕徐远举,于是他向李志正求情,建议由警察们出面,将藏匿于家中的徐远举

骗出门,在途中逮捕。
        李志正想了想,表示同意。
        李志正带人来到太和街警察局第六分局,准备从这里派人去抓徐远举。队伍集合

好了,正要准备出发,徐远举却开着朱家的一辆美式吉普车自己送上门来了。
        原来,这天一大早,徐远举起床后见朱家才不在家,副官又支支吾吾地说不出主人

的去处。徐远举感到情况不妙,赶忙换上了老百姓衣服,跳上朱家才的私人吉普车向外

面逃去,谁知忙中出错,竟然把车开到了警察局第六分局的门口。
        李志正立刻拦住汽车拉开车门,将身穿一件蓝布大褂的徐远举揪了出来。
        领头逮捕周养浩的是警察局外事科长吕小垣。他带人火速赶到机场,正要展开搜

查时,却意外遭到了空军总站站长蒋绍禹的故意刁难,不给他们拨派车辆,因此也就无

法拘捕周养浩。消息报告给卢汉后,卢汉非常生气,命令李志正重新派人前去处理此事.

        李志正不敢怠慢,亲自带上几个人来到了机场。警察们仔细检查了这批被扣的人

员,却没有发现周养浩。李志正分析认为,机场戒备森严,周养浩逃跑的可能性不大。

于是他又集合了全体警察将周养浩的相貌特征及身材等情况告诉大家,命令扩大搜索范

围继续寻找。
   
        不大一会儿,几名警察带着一个人来见李志正,正是周养浩。
   
原来,周养浩随着一批人跑到一辆破旧汽车里面藏了起来,他没有想到警察会这么

快就找到了他。此刻的周养浩光着头,面色苍白,狼狈不堪,完全没有了在中美合作所

里的那股神气劲儿。
   
        1950年3月,徐远举、周养浩等人被移送重庆,关进了战犯看守所,成了囚犯。
   
          历史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

         36岁的徐远举被送进白公馆时,头上冒着汗,双腿打着颤。那时,白公馆已由军统

局监狱变成了战犯管理所,曾经关押革命者的监牢里如今住进了特务头子和刽子手。

         1956年,徐远举被转到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他积极接受改造,表现很好。1964

年,徐远举以《血手染红岩》为题写下数万字的材料,详细交代了自己破坏《挺进报》

和四川地下党组织、逮捕审讯共产党人,以及制造一系列大屠杀的详细过程。1973年,

徐远举突发脑溢血,在北京复兴医院抢救无效病故。

        周养浩、郭旭、成希超等特务也受到法律的制裁,被押上了人民的审判台。

      (资料来源:报刊网络)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图片文章
重庆彭水4岁女童怪病每天吃煤一大把
重庆彭水4岁女童怪病每天吃煤一大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