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科学—综合门户网
教材 放眼全球 国际常识 古往今来 天下兴亡 中外秘史 社会万象 无声激战 中外典故 防止陷阱 少儿天地 声明
公益 贤明首脑 科学巨匠 历史巨人 教育名师 清官贤能 民族英雄 百业之星 能工巧匠 慈善天使 俊男美女 公敌
范文 百科知识 科学大观 天下风情 看看世界 百家争鸣 知识问答 优秀读物 高效政府 富美城乡 社会文明 咨询
会员 国际网页 国际联盟 本网业务 各地标志 优服行业 良心食品 医疗保健 生存秘笈 友情天下 联系我们 投稿
kesioncms

栏目中心

您当前位置:能力科学网 >> 世界文化 >> 奇闻故事 >> 浏览文章

捉拿谋害项英、周子昆烈士的叛徒

2011/4/9 15:28:55 能力科学网站 www.ab88.org 【字体:

                   开国大追捕(二)
 
              ——捉拿谋害项英、周子昆烈士的叛徒
 

     经七天七夜苦战,新四军九千多人,唯有第1纵队一千多人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傅

秋涛的率领下杀出重围,其余少数被俘,大部战死。这便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顾祝同曾下令:“一网打尽,擒拿叶项。”叶挺既已被捕,项

英就成了众所关注的焦点。然而,项英却去向不明。 
        项英当时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东南局书记、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书记、新

四军副军长(实为政治委员)。
       项英哪里去了呢?国共双方都关注着。
       许多年后,人们连接起“历史的碎片”,终于看到了历史的本来面目,也揭开了项

英及新四军副参谋长周子昆的遇难之谜。
    黄诚回忆:“我睡得正熟,突然被几声沉闷的枪声惊醒,我立刻意识到出事了,便抬

手去摸枪,紧接着又是一枪……”
        黄诚是当时“四人同住”(项英及副官刘厚总、副参谋长周子昆及警卫员黄诚)的

唯一幸存者,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江西省百货公司宜春分公司副经理。他曾回忆道:
        ……项英副军长、周子昆副参谋长,就是坚持斗争在大山里,被隐藏在新四军内部

的叛徒刘厚总杀害的。
         (1941年)1月12日晚上,全军突围开始,枪炮声、喊杀声震荡山谷。军部向石井坑

村后的大山里突围。开始,大多数人都走在一起。因天黑下雨,不久即走散了。我是周

子昆同志的警卫员,我紧紧地跟着他,继续向深山摸索前进。
        ……3月11日晚上,在刘奎同志的带领下,我们又转移到濂坑的石牛窝。
        当晚,我们在石牛窝地下党员姜岳凡同志的家中吃了一顿饭,休息了一会儿。天亮

前,便转移到山上的一个石洞里隐蔽。这时,敌人的搜捕还是很紧的。山洞叫蜜蜂洞,

位于半山腰,地势险要。……谁也没有想到,在这寂静的山洞中,一个卑鄙的阴谋在实

现,一只罪恶的黑手在伸向我们……
         拂晓前,大约是凌晨三四点钟,我睡得正熟,突然被几声沉闷的枪声惊醒,我立刻意

识到出事了,便抬手去摸枪,紧接着又是一枪,我只觉得头“轰”的一下就昏过去了。
       事后才知道,刘厚总这个叛徒,当天夜里打死了二位首长,以为把我也打死了,就拿

下了我们的枪和首长身上的经费……
        黄诚的讲述,彻底揭开了项英及周子昆当年遇难的内幕。再说说项英及周子昆先

栖身、后丧命的那个“蜜蜂洞”。
       在泾县南容乡(今茂林镇)濂坑石牛坞村东面的万山丛中,有一座挺拔秀丽的山峰,

高耸云端,名“赤坑山”。山麓西侧有一圆桶形的石峰,其色苍黛,如神斧砍削,当地人

取名“蜜蜂桶”,桶底端一洞中开,即“蜜蜂洞”。
        上蜜蜂洞的路,九曲十八弯,陡峭难行。若无当地向导引路、指点,想上蜜蜂洞,谈

何容易。
        周子昆的夫人何子友,在周子昆牺牲50周年前夕再次访蜜蜂洞时,曾深有感触地说

:“当年如果不是内部出问题(出叛徒),凭国民党顽固派说是三头六臂,也无法找到蜜

蜂洞。”确实,蜜蜂洞的险峻、隐蔽,攀登的艰难,不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实难问津。

石牛坞村头的峡谷溪流出口处,新建一小巧石拱桥,是上蜜蜂洞的必经之路。桥头左侧

住着一户姜姓人家。这家主人名叫姜岳凡,皖南事变时,是项英、周子昆上蜜蜂洞的护

送人。
        当年“皖南事变”中,叶挺被俘,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在突围时壮烈牺牲。国民党军

队即把重点转向搜捕副军长项英、副参谋长周子昆等,企图将新四军领导人一网打尽。
        南容乡濂坑一带,每天都有国民党军队漫山搜捕突围后隐蔽的新四军,并有便衣特

务暗中密探。一天晚上,新四军军部参谋刘奎带领项英、周子昆等人来到姜岳凡家,嘱

托姜好好照料,不能走漏丝毫风声,并尽快找个安全地方将他们隐蔽起来。姜岳凡对赤

坑山麓了如指掌,几经思虑,选定蜜蜂洞为隐蔽之所。项英、周子昆在姜岳凡家住了三

天(前文回忆有误——编者),因形势严峻,不敢久留。第四天天蒙蒙亮时,姜岳凡亲自

护送项英、周子昆上了蜜蜂洞。此后,姜岳凡以砍柴、挑炭为名,每天上蜜蜂洞送饭和

生活物品,并汇报国民党军队搜山的情况,直至项英、周子昆遇难为止。
        蜜蜂洞见证了项英、周子昆生命的最后时光。原来,这两位烈士是被刘厚总打死

的。叛徒刘厚总干了国民党反动派想干而没有干成的事,丧心病狂,罪不容诛。
        项英听到这儿,心里顿时产生了怜悯之情。刘厚总毕竟是从游击战争中滚过来的,

他对这样的同志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刘厚总何许人也?
       刘厚总出生于湖南耒阳县汇头乡曾家冲一个农民家庭,世代贫困。
       后来,他参加革命。数年来经风历雨,使刘厚总由一名勇敢的游击队队员锻炼成长

为地方红军的中层干部,但他身上的恶习也逐渐显现出来。
        1938年3月,新四军军部派中校参谋谢忠良前往湘南的耒阳和郴县(今郴州),整编

下山的红军游击队。
        许多年后,当事人之一的王征明这样回忆当年的刘厚总:“刘厚总是坚持耒阳地区

三年游击战争的负责人,当地人多知其名。有一次我们进城宣传抗日,刘同往。耒阳人

闻听刘厚总来了,便纷纷围着他看。刘身高约1.8米,膀大腰粗,相貌甚丑,面孔奇黑,鼠

目黄牙,对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思想上有抵触。他手下一个排长还曾暗中活动

,对抗集中整编北上抗日。”
        原中共耒(阳)安(仁)中心县委书记谢竹峰回忆:1938年,刘厚总所在的游击队开赴

皖南改编为新四军特务营后,5月下旬随军部移驻土塘。刘厚总总是恶习不改,在土塘

又犯下了调戏驻地妇女、抓老百姓鸡鸭烧菜吃等违反军纪的事。加上他性格粗鲁,不善

于做思想工作,时常对士兵拳打脚踢或用皮带抽打,曾受到纪律处分和撤职惩罚。
        9月,为了帮助刘厚总克服绿林习气和军阀作风,组织上派他前往延安中央党校学

习。
        1939年春,刘厚总从延安坐汽车到西安八路军办事处,由西安经成都、重庆、遵义

、贵阳等地,后又到皖南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要求分配工作。他找到项英认错:“政委

,抗大我上不了……”
   “没出息!怎么偷着跑回来呢?”项英盯着他,语气很严厉。
    刘厚总低着头,木讷着说不上话来。几分钟后,项英威严地干咳了一声,说道:“你

说,你想干什么?”
       “我,听您的……让我给您做随从吧。”
        项英听到这儿,心里顿时产生了怜悯之情。刘厚总毕竟是从游击战争中滚过来的,

他对这样的同志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于是他说:“那就到我身边做警卫工作吧,别忘了

——好好写一份检查!”
        刘厚总在新四军教导总队短期学习后,被分配在军部副官处担任副官。他在副官

处主要管理饲养班、木工班,工作吊儿郎当,作风流里流气,满嘴粗话。对这样的工作

分配,刘厚总甚为不满,在思想上产生抵触情绪。
         在“皖南事变”后的突围途中,1941年1月14日在大康王附近,刘厚总与项英等军

部领导人相遇,随即便一起行动,并被留在项英身边。久经斗争考验、政治警惕性非常

之高的项英,竟对刘厚总这样一个人失察,实在是他的千虑一失。据项英当年的警卫员

郑德胜回忆,他曾听项英对周子昆说过,刘厚总这个人力气大,个子高,枪法准,是个“

打游击的好手”。
        安排项英、周子昆在蜜蜂洞隐蔽,从对付国民党军队搜查清剿考虑是非常保险的

。蜜蜂洞位处接近山顶的悬崖上,三面石壁环抱,地势险要,为“人迹罕到”之地,谁能

想到内部出了问题呢?
       刘厚总向蒋介石呈上报告,厚颜无耻地拿枪杀项英的罪行去“邀功”
       刘厚总残害项英、周子昆后的行踪又如何呢?
       1941年4月下旬的一天,国民党安徽旌德县县长李协昆出巡各乡镇时,在玉屏乡“

查获形迹可疑之人一名,当交由玉屏乡公所,饬即解送政府”。经审讯,此人供称名叫

李正华,乃第三战区特务密查员,可又拿不出任何证件。经再三审讯,此人忽然招供,说

自己的真名叫刘厚总,曾任新四军团长、副官。皖南事变后,“副军长项英率残部四十

余人,逃窜至泾县皮岭、延岭间某一石洞中,我亦随同逃窜。于本年废历(即阴历)二月

十六日(公历3月13日)深夜,乘隙将项英枪杀毙命”。
        李协昆听后,对刘厚总的口供将信将疑。4月28日,李协昆派县特种工作行动队队

长陈思新率领部下,押着刘厚总进山,搜寻尸证。他们在羊肠小道上攀登,时近中午才

走近一石洞(即蜜蜂洞)。众人在该石洞中,“检获已燃未了洋烛小半支,棋子四枚,小

梳子一把,并未见有尸骸,亦别无其可疑迹象,足资证实”。“唯该石洞中,实曾有人匿

居,尚堪认定”。  
    刘厚总指引这伙人到达蜜蜂洞,趁陈思新带人分头搜索之际,溜之大吉,翻越几座

大山,来到太平县隔河里,随身携带的手枪三支“悉放在隔河里保长处,赤金、钞票、

钢表等件,悉被隔河里持枪的人检查拿去”。
        此时,身上已无分文的刘厚总来到泾县茂林,向国民党军政部第11卫生大队第1担

架连连长王惠九投效,提出4点要求:“第一点要求,同路去取枪款等件;第二点要求,去

看项英的尸身;第三点要求,办理自首手续;第四点要求,为伊登报。”王惠九对他的上

述要求,都未能办到,仅派人到隔河里去拿东西,又不同意刘厚总同去。究竟东西是不

是王惠九拿去,不得而知。
        后来,刘厚总向国民党太平县政府投诚,国民党“太平县党部”将其移送“安徽省

党部执行委员会皖南办事处”,由国民党“安徽省党部执行委员会皖南办事处”移送“

安徽省政府皖南行署”核办。
         1942年7月10日,刘厚总在《宣报》副刊《皖南绥声》上刊载署名文章《我为什么

打死项英、周子昆》,极尽咒骂、造谣侮蔑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新四军之能事:“我在

皖南各县居留将近一年了。事实告诉我,中央对于被俘军□(官)的宽大优□(待),真使

我感激涕零”,“现在是彻底的觉悟了”,“今后愿尽我未完的生命来为国家民族忠诚

地服务到底,以赎我过去的罪恶于万一”。
        国民党“安徽省政府皖南行署”将刘厚总递解重庆,关进渣滓洞看守所。1946年

底,渣滓洞看守所在押人犯全部迁往白公馆看守所。1948年春,国民党军统局决定“开

释”刘厚总,并发给二千五百万元,以资返籍。刘一面“深感大德”,一面又伸手要钱

。他向蒋介石呈上报告,厚颜无耻地拿枪杀项英的罪行去邀“功”。蒋介石自然不会理

睬他这个已经没用之人。
        走出监狱的刘厚总去了哪里呢?他自然不敢回耒阳老家,怀揣那笔路费,在重庆街

头玩了几天,然后坐船到汉口,又吃喝玩乐了一段时间,身上的盘缠所剩无几,只好继续

坐船,准备到上海谋事。船行九江,因无钱补买船票,被赶下船,无奈过起乞讨的生活。

一天,刘厚总饿倒在“武记”盐铺门口,管账先生陈次兴扶他到铺子里,又从附近小吃

店里买来一碗面条给他吃了,随后问及刘厚总的身世情况。刘厚总谎称自己从湖南来九

江购货,途中身上所带钱被扒手偷光,一时回家不了,又无处乞讨,饿昏了。
        陈次兴听说刘厚总跟自己是老乡,便对他说:“我也是湖南人,出门在外,老乡帮老

乡。我现在帮亲戚管账,眼下我们盐铺还缺一个人手,我去跟老板说一下,留在我们盐

铺做事吧!”就这样,刘厚总留在“武记”盐铺帮工。
       盐铺的杂务多为扛盐包,刘厚总身体壮实,有的是力气,也舍得使力气,百十来斤的

盐包扛起来不怎么费力,又不管闲事,对店老板和陈次兴甚是恭谦,颇得老板赏识。
        刘厚总把店门打开,黄宜蕃立即用枪对着他的胸口:“刘厚总,刘副官,别来无恙?”

         1949年5月间,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江南进军。刘厚总想九江处于前线,非安身之地,

用不了多久,解放军就会打过来,想到自己犯下这么深重的罪行,共产党无论如何不会

饶恕自己,心里惧怕得很。刘厚总在忐忑不安中度过了十余天时间。
        不久,陈次兴在新余开了一家“兴记盐铺”,自己当起了老板。刘厚总遂打定主意

:陈次兴这人很讲交情,新余那地方又比九江偏僻,要安全得多,何不去那儿藏身?见刘

厚总到来,陈次兴挺高兴,两老乡拉起了家常。刘厚总谎称,现在解放了,准备回老家了

,顺便来看看。陈次兴一听,连忙劝刘厚总:“你老家没有亲人,就莫回去了,留下来帮

我管管账如何?”
        刘厚总一听,心里偷着乐,嘴上连忙答应:“行啊!我只要陈兄给口饭吃就行!”刘厚

总在盐铺里干得更加卖力,对买卖上的钱分文不沾,深得陈次兴的信赖。数日后,新余

解放。在军管会街道办事组造册登记各家的户口时,陈次兴将刘厚总当作自己的堂弟,

用“陈次旺”的假名字填上户口册,正式成为陈家的一员。刘厚总对此欢喜不已,决定

在盐铺好好干下去,安安静静地度过余生。
        1952年7月的一天傍晚,新余县公安局核对户口,根据上级公安部门的统一部署,对

每户的主要人员历史进行核查。本来,公安人员已在“兴记盐店”核查完毕,正要起身

离开时,一个公安人员对从店外走过的一个人喊道:“黄局长,你到哪儿去?我们在这儿

哩。”那人闻声止步,走进盐店,对核查的公安人员打招呼:“同志们辛苦了。”
        这个被称为“黄局长”的人,正是年初才从部队转业的新余县公安局任副局长的

黄宜蕃,分管户口核查。他进屋见到正在忙碌的刘厚总,心中不觉一愣:此人好像在什

么地方见过,可一时又想不起来。他把店主陈次兴叫过来,询问了一些情况。黄宜蕃听

说这个店伙计并非本地人,心头的疑惑更加重了。他没有再往下问了,装作若无其事地

离开了。
        真是冤家路窄。
        这个黄宜蕃不是别人,正是周子昆生前的另一位警卫员!那时,在皖南云岭军部,哪

天不要见到刘厚总几回?尽管过了十几年时间,刘厚总的外貌有所变化,但脸型和身架

变化不大,仔细看还是认得出来的。黄宜蕃回到办公室,越想越觉得此人熟悉。“莫非

是他?”黄宜蕃突然想到了刘厚总。
        黄宜蕃当即找局长汇报情况,局长同意马上逮捕、审讯,事不宜迟,不能让他再溜

掉了。
        次日一早,也就是7月28日6时左右,黄宜蕃带着十几个公安人员将“兴记盐店”团

团包围。刘厚总刚把店门打开,黄宜蕃立即用枪对着他的胸口:“刘厚总,刘副官,别来

无恙?”
        “啊,我,我不是刘副官,你认错人了。”刘厚总连连摆手,矢口否认。
        “哼,刘厚总,别装蒜了,你看看我是谁?”
        “你,你是……”刘厚总盯着黄宜蕃,心里紧张地思索着,一时没有想起来。
         “我是周副参谋长的警卫员!”黄宜蕃一声断喝,“你真的不认识?好好看看我吧!“

           刘厚总闻言,极度恐惧地“啊”了一句,随即面色大变,两腮的肌肉微微颤动起来.

         “把这个可耻的叛徒捆起来!”黄宜蕃一声喝令,几个公安人员即上前扭住刘厚总

的双手,铐上手铐,押回县公安局审讯。
         中共华东局书记、上海市市长陈毅闻悉当年杀害项英、周子昆的凶手落网,十分

感慨,当天就给中共江西省委书记陈正人打电话,指示公安政法部门要尽快结案,处决

这个罪大恶极的叛徒。同天,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谭震林也给省委拍发了及早严惩叛

徒的电报。
        逃逸了12年的可耻叛徒刘厚总终于没能逃脱人民的法网。1952年8月初,刘厚总在

南昌被执行枪决。

      ( 资料来源:报刊 网络  )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图片文章
重庆彭水4岁女童怪病每天吃煤一大把
重庆彭水4岁女童怪病每天吃煤一大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