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科学—综合门户网
教材 放眼全球 国际常识 古往今来 天下兴亡 中外秘史 社会万象 无声激战 中外典故 防止陷阱 少儿天地 声明
公益 贤明首脑 科学巨匠 历史巨人 教育名师 清官贤能 民族英雄 百业之星 能工巧匠 慈善天使 俊男美女 公敌
范文 百科知识 科学大观 天下风情 看看世界 百家争鸣 知识问答 优秀读物 高效政府 富美城乡 社会文明 咨询
会员 国际网页 国际联盟 本网业务 各地标志 优服行业 良心食品 医疗保健 生存秘笈 友情天下 联系我们 投稿
kesioncms

栏目中心

您当前位置:能力科学网 >> 国际纵横 >> 社会万象 >> 浏览文章

成中国最大腐败科技案,贪钱上千亿!

2011/4/10 17:23:49 能力科学网站 www.ab88.org 【字体:


             成中国最大腐败科技案,贪钱上千亿!
           
                                    本文转自天涯博客
  
  
   科技部的973计划最近几年在中国大陆搞的沸沸扬扬,牵动了不少科研圈子人的神

经,从97年到现在,科技部投入数十亿的巨额经费到973计划上面,但973 计划到底

为中国的基础研究做了什么?让我们拨开云雾,好好看看这个浪得虚名的973吧。  

 
   1.定位有问题

  973计划的全称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从名字上看,重大性和基础性是

973计划的立足之本,这也是973标榜自己独特的地方。但是如此大量地集中资金,用

大工程、大平台的做法去支持基础研究,在遴选项目的时候就很难着眼于具体而有创

意的科研思路,而是根据已有的资源和申请者的名头,钱过于集中到会公关、会炒作

或者“以往对中国科学有贡献”的名人那里。如此,非但钱没用在点上,还腐蚀了百

花齐放、平等竞争、专注科学的科学精神。而且真正有价值的科学创新和科学发现存

在于个体科学家的头脑中,尚未被大众(包括本领域或非本领域的科学家大众和科技

官员大众)所熟知。这些最有价值的原创性、前沿性思路很难通过现有的973的盲目

口号“重大基础”而被看中。
   笔者曾不止一次听到科技界对973的这样论述:973的资金使用效率远不如自然科

学基金,973的钱就是用来结交圈子里面的朋友。这就是广大科学家的评价,这也就

是这个在国内执行了十年的973对中国的基础科学研究几乎毫无贡献的原因,在国内

的新闻界也看不到973的报道,这个藏匿于广大百姓视线之后的973正在浪费着广大纳

税人的钱。   
   
    2.黑暗的评审过程
   
    面谈到973计划的定位有问题,既然定位有了问题,所以科技部在操纵973 计划的评审过程时,自然不会公开。虽然973号称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三公原则,但据笔者了解,历年973计划的评审过程中,申请失败者是得不到科技部的任何解释的,这种不给任何理由就直接将项目拿掉的做法充分体现了科技部官员的权威性,我科技部主管的科技计划,说让你上你就上,不需要理由,说让你下你就下,也不需要理由。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申请项目失败,会收到项目官员的详细说明函,如果失败者不服,还可以上诉,难道国外的一些管理经验科技部就学不会么,既然连学都不会了,科技部存在又有什么意义?中国的另外一个科技经费管理机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评审已经朝公开透明的方向发展,在科学家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973的这种做法显然是在恣意妄为,愚弄广大科学家。   
   
    3.无知识、无专业的官员
  
    据熟识973内幕的一些首席讲,目前从事973管理的人只有寥寥几位:崔X、王XX

、张XX(女)、韩XX、钱XX、张X,而973又分为农业、信息、能源等七个领域,不知

道上述人都是什么专业出身的,又在对应什么领域管理。熟识973内幕人说这些人很

有权,权力很大很大,得罪不起!可权力这么大的官员竟不懂专业,据一些人士讲,

上面的张XX(女)、韩XX、张X等几位经常会煞有介事的向一些专家讨教一些很科普

的科学问题,从事这个领域的管理,而又不懂专业,如何能做好管理呢?既然不能专

业化管理,又如何保证科技经费的投入产出比,如何能将973的钱投入到国家基础研

究的刀口上呢?
  仔细看看973都立了一些什么样的项目:有关干细胞的重大研究973项目在 2001

年批准了两项,一项是北京大学的李凌松,一项是挂职在中国科学院和上海第二医科

大学的盛会珍,五年过去了,这样两个资助都在三千万的大项目,连一篇像样的研究

论文都发表不出来,李凌松最后为了交差,掏钱向原来清华大学的裴端清买了一篇论

文的署名权来交差。盛会珍的项目现在还处在交不了差的地步。 973中设立中医专线

,开展中医理论基础研究,几年过去了,都出了什么样的成果,把大量的经费投入到

邓铁涛、吴以岭这种骗子身上,简直就是在浪费国家宝贵的科研经费。在2006年973

计划II型糖尿病项目中,两位有争议的糖尿病科学家独立申请的项目被科技部973硬

性地进行合并,把不同学术观念的人捆在一起进行不愉快的合作,是在浪费国家纳税

人的钱财,是这些973官员出的晕着,也是无知无能的充分体现。   
   
    4.贪污受贿,聚财有道
   
    据笔者的一位朋友讲,在2006年的973项目实施启动会上,973官方竟然公开叫卖

软件,据说该软件可以有助于973项目的运行管理,而且代价不菲,一些06 年戴上首

席帽子的科学家,都曾接到上述的几位官员的电话暗示,推荐你买软件,要求用项目

的钱去购买。官员发话,怎能不听,于是973的钱就通过这个巧妙的软件转移到了个

人的腰包,真是高明啊。上面的官员是不是嫌平时受贿受的还不够,又想到了巧取豪

夺。笔者认为这样的行为已经触犯到了国家的法律,居然敢明目张胆地用国家的投入

为自己去谋取利益,建议国家审计部门对973计划进行严格审计,相关法律监督部门

应对上述官员进行严格的审查。
  在中国,这样一个973计划还是要继续下去的,毕竟中国科技基础研究方面的投

入还是不够的。因此笔者建议973计划应该实行专业化、分领域进行管理,建立起透

明的评审流程,对科学家和纳税人负责。同时建议973计划的管理职能从科技部剥离

出去,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一起纳入国家基金委的管理范畴,统筹经费,统筹学科

和领域的发展和协调,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我国基础研究领域的发展。

    本文出自:http://www.tianyablog.com/blogge ... &PostID=9235385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图片文章
世界选美佳丽被逼卖淫 嫖客多数为各国政要
      ……
民政局长尽享“天上人间”
民政局长尽享“天上人间” 陈华梁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