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制的轰炸机
2011年1月,奥巴马政府宣布将研制具备核打击能力和突防能力的新型远程轰炸机,这一项目可以看作是当年下一代轰炸机(NGB)项目和所谓2018轰炸机的死灰复燃。2006年,美国空军开始对下一代远程打击平台进行预研,以便能够替代过于老迈的B-52H和逐步老化的B-1B。当时诺思罗普-格鲁门、洛克希德-马丁、波音对这个项目都表示出浓厚的兴趣,有人甚至以诺格财务报告上以保密为由拒绝披露用途的20亿美元研发拨款,推测有关的研制任务已经进入到较深的阶段。但2009年5月7日,奥巴马政府以没有迫切的需求以及价格太贵为由宣布终止NGB项目。然而,要求研制新型轰炸机的呼声在2010年再起,最终导致2011年奥巴马政府宣布重启新一代轰炸机项目。
除了战略轰炸机部队本身的老化以外,轰炸机研制能力的逐步丧失则是一个相对隐蔽的问题。在过去几十年中,随着赢者全拿招标模式的采用,加上军工和宇航产业的不断兼并重组,能够研制战斗机的厂商已经越来越少,基本上只剩下了洛克希德-马丁、波音、诺思罗普-格鲁门三家,而且实际在生产第四代战斗机的也就只有洛马的沃斯堡战术飞机分部,而波音只不过是在吃麦道鬼怪工厂的老本罢了,而诺思罗普上一次研制全新的战斗机已经是20年前的YF-23。轰炸机的情况其实更为严重,包括B-2A在内目前在役的三代轰炸机的生产早已关闭,洛马沃斯堡战术飞机分部和臭鼬工厂虽然在研制战斗机上经验丰富,但研制轰炸机从来就不是其强项,曾经研制过B-17、B-29的波音其实已经不研制轰炸机多年,B-1B实际是原来北美航空/洛克维尔的设计。如果长期没有新的轰炸机型号研制项目推出,那么三家主力厂商的轰炸机研制能力必然更趋荒废。而在目前的形势下,要研制B-2A尺寸,甚至B-1B尺寸的高性能战略轰炸机,项目难度和由此带来的风险是相当之大的。以诺格为例,要拿出成本降低的B-2A改进版设计方案当不是很难,但是要拿出全面超越B-2A的技术水平,特别是兼具隐形和超音速的设计方案则难度极大,即使能够最终完成耗资也是非常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