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科学—综合门户网
教材 放眼全球 国际常识 古往今来 天下兴亡 中外秘史 社会万象 无声激战 中外典故 防止陷阱 少儿天地 声明
公益 贤明首脑 科学巨匠 历史巨人 教育名师 清官贤能 民族英雄 百业之星 能工巧匠 慈善天使 俊男美女 公敌
范文 百科知识 科学大观 天下风情 看看世界 百家争鸣 知识问答 优秀读物 高效政府 富美城乡 社会文明 咨询
会员 国际网页 国际联盟 本网业务 各地标志 优服行业 良心食品 医疗保健 生存秘笈 友情天下 联系我们 投稿
kesioncms

栏目中心

您当前位置:能力科学网 >> 国际纵横 >> 看看世界 >> 浏览文章

美国人的是如何对待失败与成功的?

2011/4/13 19:49:34 能力科学网站 www.ab88.org 【字体:

              美国人的是如何对待失败与成功的?


    什么是成功?不同的人也许有不同的答案。不过,不管答案如何,绝大多数人总是会怀着成功的梦想。然而,世界不只是由成功者组成的,如何看待失败也是一门大学问。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对美国人的成功心理有过这样一个评价:
   
    美国人对所谓的“物质或者世俗的成功”有一种极度的崇拜。自富兰克林将他自学成才、不懈奋斗的人生经历以自传的形式出版后,以自我激励为主题的书一直在美国畅销不衰。美国人比欧洲人更坚信通过努力地工作可以获得比别人更好的生活。如果让他们在一份高薪水低保障的工作和一份低薪水高保障的工作之间做出选择,绝大参数美国人会选择前者。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没有失败者就不会有成功者; 因没有与失败者的比较,成功者是不可能被凸显出来的。由于失败者的客观存在,就出现了这样—个问题:在—个激烈竞争的社会如何对待这些失败者?如果醉汉或者懒鬼一事无成,那么人们大可以说他们是咎由自取。可如果遭遇失败的是那些诚实而勤劳的人呢?其中一种解决途径就是给他们第二次机会。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历史教授斯科特。
   
   桑达吉在他2005年出版的新作《我们都是失败者》中提出一个观点,他认为直到19世纪中期,人们才将“失败”的定义由商业上的不成功扩展到人生的不成功。

 

美国人有一个鲜明的性格特征:他们从不认为谁是天生的失败者。美国的学校比欧洲的学校更加强调学生要主动适应环境,而非消极逃避、拒绝面对。美国的高等教育更加强调“人世”,而非“避世”。在美国的法律体系中有不少涉及破产的条文规定。在欧洲破产通常被认为是毁灭,而在美国,破产者通常被认为是承担着风险的企业家。
 

在美国的历史上充满了这样的实例:林肯曾经是破产的商店店主,亨利•福特曾经经历了一系列的失败,IBM的缔造者托马斯•沃森在40岁时曾面临牢狱之灾……但这些人都没有因为遭受挫折而放弃,他们一次次尝试,从人生的谷底爬起,重新奋斗,直至取得成功。
   
    总之,美国人崇拜成功;这一方面会激励出很多的成功者,但是同时也会出现更多的失败者,可是更多的时候,他们根本看不出二者的区别。

  (摘自《党课》,原标题:美国人的失败观)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