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科学—综合门户网
教材 放眼全球 国际常识 古往今来 天下兴亡 中外秘史 社会万象 无声激战 中外典故 防止陷阱 少儿天地 声明
公益 贤明首脑 科学巨匠 历史巨人 教育名师 清官贤能 民族英雄 百业之星 能工巧匠 慈善天使 俊男美女 公敌
范文 百科知识 科学大观 天下风情 看看世界 百家争鸣 知识问答 优秀读物 高效政府 富美城乡 社会文明 咨询
会员 国际网页 国际联盟 本网业务 各地标志 优服行业 良心食品 医疗保健 生存秘笈 友情天下 联系我们 投稿
kesioncms

栏目中心

您当前位置:能力科学网 >> 世界文化 >> 天下风情 >> 浏览文章

著名的科学家庭

2011/4/14 18:39:23 不详 未知 【字体:

著名的科学家庭

 

现代科学史上最著名的家族应该算居里夫人一家,居里夫人和居里先生、约里奥·居里和约里奥·居里夫人共有4人5次获得诺贝尔奖。

  皮埃尔·居里(P.Curie,1859-1906)小时候是个资质迟钝的学生,是在家里接受的启蒙教育,后来在索邦学院读书。1875年获学士学位,1877年获硕士学位。自1878年起他是索邦学院物理实验室的助教。1880年他和他的兄弟观察到在向石英晶体上施加压力时,在两者之间出现一个电势,这个电势直接随压力而变化。兄弟两人引用“压”这个希腊字给这种现象起名叫压电现象。反过来,如果给这样的晶体通过一个迅速变化的电势,晶体面就能迅速振动。用这种方法就能让晶体发出超声波来,频率高到超出听觉的范围。具有压电性能的晶体构成声电装置的主要部分,如留声机和麦克风。为了撰写1895年的博士论文,居里研究了磁力现象的热效应。他指出磁性有某个临界温度(迄今仍称为居里点),超过它磁性就会消失。

  玛丽亚·皮埃尔·居里夫人是原子能时代的开创者之一,是世界上第一个两次诺贝尔奖获得者。居里夫人出生于一个被沙俄占领的波兰教师家庭。民族的压迫、社会的冷遇以及生活的贫困,激发了她的爱国热情和发奋精神。1891年,她靠自己当家庭教师积攒下的钱,从华沙到法国巴黎大学求学,3年中她先后获得了物理和数学两个学士学位,并取得进研究室工作的机会。1894年,她结识了居里先生。

  他们生活清贫,工作、学习却十分紧张。在1896年,法国人亨利·贝克勒尔发现铀的放射性。居里夫人在分娩大女儿依莱娜期间,对当时已知的80种元素一一进行测试,发现了两个比铀的放射性更强的新元素,并用波兰(Poland)命名第一个新发现的元素为“钋”(Polonium),另一个新元素为“镭”。  

  他们的研究工作是在自己修整的简陋实验室里进行的。经过整整4年的辛勤劳动,终于第一次提炼出了十分之一克多一点的纯氯化镭,并测定了镭的原子量,后来还第一次获得了金属镭。1903年,巴黎大学授予居里夫人国家理学博士学位,她和居里先生、贝克勒耳一起获得了这一年的诺贝尔物理奖。

  1906年,居里先生因车祸不幸逝世。居里夫人仍然以坚强的意志生活着、工作着,她继任了居里先生在巴黎大学的讲座,指导实验室工作,潜心研究各种放射性元素;同时,她还全部担负起供养老居里先生和教育两个女儿的责任。

  居里夫人成了世界公认的卓越科学家以后,还不断受到科学界顽固保守势力的冷遇和压抑。1911年,他接受朋友的劝说,参加了法国科学院院士的竞选,结果却以一票之差落选。反对者所持理由之一是,女人不能成为科学院院士。然而公正的人们敬仰她,就在同年12月,她第二次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不久,法国医学科学院选她为院士。

  在发现镭后,为了使镭尽快地服务于人民,居里夫妇拒绝申请专利权,立即公开了提取镭的方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救护伤员,居里夫人把X射线设备安装到汽车上,奔走于战场各处进行轮回医疗,挽救了大批受弹伤的士兵的生命。

  在她刚开始从事放射性研究时,由于不了解射线对人体的破坏作用,没有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后来又长期在条件很差的环境里工作,致使有害物质严重危害了她的身体,得了恶性贫血病。1934年7月4日,居里夫人在法国阿尔卑斯山疗养院去世。

  弗列德里克·约里奥-居里(Joliot-Curie Frédéric)1900年3月19日生于巴黎。1925年,他引起了朗之万的注意,便被推荐给居里夫人,成为她的特别助手,并于1926年与她的女儿伊伦·居里结婚。弗里德里克·约里奥-居里原姓约里奥,结婚后就把妻子的姓加在自己的姓上。因为居里夫妇没有儿子,这样使居里这个著名的姓氏能够世代相传。其后,约里奥-居里夫妇就像象当时居里夫妇那样一起工作,并且也致力于居里夫妇所从事的放射性研究。弗雷德里克从化学角度着手(1930年获得化学博士学位),而伊伦则从事物理学方面的工作。他们两次失去了伟大发现的机会,虽然情况不同,但都仅仅是毫厘之差。一次是在1932年,正当他们将要把握住中子时,被查德威克捷足先登。另一次在1933年,正电子即将被他们把握住时,安德森又抢了先。1934年,他们正在研究α粒子对轻元素(例如铝)的作用时,发现在轰击过程中能把质子从铝核中轰击出来;中断α粒子轰击后,靶上也不再发射出质子了,而另一种辐射却还在继续进行。约里奥-居里夫妇断定,这是对铝的轰击使铝变成了磷的缘故。而且,这还不是一般的磷。他们推论这是一种磷的同位素,它具有放射性,但不会天然存在。在他们停止轰击以后,新形成的放射性磷同位素仍在继续分裂,这就是持续辐射的原因。这样,约里奥-居里夫妇便发现了“人工放射性”。由此,人们认识到,放射性并不只局限于一些铀、钍之类的很重的元素,任何元素,只要能制出适当的同位素,都会有放射性。现在已经证明,这些人工放射性同位素在医药、工业和科研方面远比天然放射性物质有用得多。约里奥-居里夫妇荣获1935年诺贝尔化学奖。这是居里家庭获得的第三次诺贝尔奖。可惜居里夫人早逝一年,未能见到自己的女儿和女婿获此荣誉。

  约里奥-居里夫妇的女儿艾莱娜嫁给了居里夫人的朋友朗之万的儿子,夫妇都是著名的物理学家;约里奥-居里夫妇的儿子保罗也是著名物理学家。

  居里夫人家族的特点是:他们都是伟大的实验家,坚韧不拔,专心致志,富有献身精神,对重要而乏味的实验长年紧追不舍,并且善于配合,优势互补。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图片文章
世界上最奇特的民族
……
[多图]也门索科特拉岛上的奇异树
 [多图]也门索科特拉岛上的奇异树……
美丽的威尼斯
美丽的威尼斯 国外游记发布:陆小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