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在于提高执行能力
关键在于提高执行能力
随着辖区监管责任制的实施与落实,作为证监会的派出机构,执行能力是落实辖区责任制的关键所在。对派出机构而言,执行能力就是有效落实各项监管工作任务的能力。现在,派出机构缺的不是监管工作的大政方针,而是对大政方针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并与本辖区实际相结合的有效贯彻;缺的不是安排部署工作的思路,而是实现思路和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和行动;缺的不是按部就班、照本宣科,而是深入具体地开展监管工作的执行能力。
提高派出机构的执行能力,首先要做到政令畅通、有效贯彻。在当前的形势下,派出机构要做到政令畅通,有效贯彻,最重要、最关键的是要做到“八个围绕”,即:围绕贯彻“国九条”,努力推进辖区资本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围绕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使一切监管工作始终以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满意度为最高标准,真正让经济发展和证券期货市场发展的成果惠及投资者;围绕构建综合监管体系,切切实实地做好与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监管工作合力;围绕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把公司治理作为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并与当地政府形成双管齐下、缺一不可的推进局势;围绕股权分置改革和清理大股东占用资金的任务,积极主动地向当地政府建言献策,使清欠与股改相结合,股改必须清欠,只有清欠才能股改;围绕证券公司综合治理,盯着管住保证金是首要任务,在此基础上,紧紧抓住公司整改方案的落实与内控制度的落实,使整改进度达到时限要求;围绕期货公司以净资本为核心的财务安全指标体系建设,下工夫督促期货公司提高治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围绕违法违规案件的查处,提高依法行政的威慑力。通过这些工作,努力营造“程序规范、协调畅通、服务到位、办事便捷、落实有效、执行有力”的监管环境,以环境促监管,以监管促发展。
提高执行能力,就派出机构而言,就是要不折不扣、尽善尽美地完成证监会党委赋予的各项任务,最终达到“五个满意”,即:让证监会党委满意、让当地政府满意、让投资者满意、让监管对象满意、让监管局干部职工满意。要达到“五个满意”的标准,就是要始终不渝地落实辖区监管责任制,持之以恒地完善辖区监管责任制;就是要抓具体、细节的落实;就是要抓责任到岗、责任到人;就是要抓监管的协调与协作,形成联动机制。通过具体求深入,通过具体促落实,通过具体求实效,真正做到及时发现风险、准确揭示风险,正确防范风险、有效降低风险、果断处置风险。
提高执行能力,既要靠人格的力量,更要靠制度的约束,健全和完善一套长效机制是提高执行能力的重要保证。在实际工作中,应不断完善“四项制度”。
一是完善干部选用制度。要真正建立“要过领导关,先过群众关;要过群众关,先过工作关;要过工作关,先过德行关”的用人制度。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对一个人的工作、德行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对任何一个人的工作态度、能力及水平,群众心里有一杆秤。衡量一个人的德与才,德是第一位的,才是第二位的。有德无才,无法应对繁杂与挑战性的工作;有才无德,小才干小坏事,大才干大坏事。笔者认为:要做事先做人,只做事不做人,事难做人亦难做;只做人不做事,人无为事亦无为。只有既做人又做事,品德与才能并重,政绩与廉洁并重,领导“意见”与民主评价并重,也就是德才兼备,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和拥护,才能形成风正、气顺、心齐、劲足的良好工作氛围,才能使团队的执行能力得到保障。
二是完善干部培训和教育制度。派出机构的干部队伍具有年青人多、学历高、思想活跃、可塑性强的优点,同时也存在阅历浅、历练少、书生气重、抱负大、脆弱性强的不足。根据这些优点与不足,坚持不懈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培训和宣传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十分迫切。培训和教育的重点应放在政治理论素养和业务素质的提高上。在培训方式上,应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重点与热点相结合,当前与长远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已知与未知相结合,专家辅导与职工讲解相结合,学历教育与岗位教育相结合。积极倡导和鼓励在干中学、学中干、以岗代培、以干代学的形式,努力打造学习型团队,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的政治理论素养和岗位技能,使执行能力成为广大干部的基本功和必备素质。
三是完善依法监管工作机制。派出机构的各项监管工作,只有严格依法行政,使行政权力授予有据、行使有规、流程有序、监督有效,才能提高依法履行职责的执行力。所以,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是派出机构执行能力和执行本领的具体体现,也是民主监督的最高形式。既要防止越权行政的问题,又要防止行政不作为的问题,使全体工作人员牢固树立依法行政意识,切实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从而增强派出机构的整体执行能力。
四是健全和完善“早、细、实、严”制度。通过具体细致的工作,努力培养全体干部对监管工作的前瞻性、敏锐性、针对性、主动性、紧迫性、协调性和有效性,不断提高执行能力。
( 编辑、推荐上传:胡浪)
能力学网 http://www.ab88.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