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湖北省委省政府要求把提高执行能力作为能力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湖北省委省政府要求把提高执行能力作为能力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湖北省委省政府决定开展能力建设年活动,深刻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政府自身建设往哪里深化,行政效能向哪里提高,怎样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政府行政效能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作为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的守卫者,必须从全局的战略高度,加强对能力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以“能力建设年”活动为载体,自觉地把提高执行能力摆在突出位置,下大力气把这一事关全局的活动开展好。
把握能力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各级政府是执行和落实的主体,加强政府能力建设必须以提高公务员执行能力为主题,把提高执行能力作为能力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提高执行能力是做好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本质要求。美国学者艾力森认为,在实现政策目标的过程中,方案的功能只占10%,而其余的90%取决于政策的有效执行。省长李鸿忠表示,政府的职责就是抓执行、抓落实。提高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执行能力,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是做好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本质要求。
提高执行能力是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去年以来,我们在全省系统大力开展了“提高执行能力规范执法行为百日大讨论”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对照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政府行政效能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因此必须有针对性地解决机关干部在执行力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提高执行能力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迫切需要。一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有待深化,二是对食品药品安全中的深层次矛盾有待破解,三是对金融危机的新挑战有待面对。这些迫切需要我们提高行政执行能力,应急与谋远相结合,提升监管水平,实现监管工作的新跨越。
把握能力建设的新内涵和新要求
能力标准是一个动态性概念,会不断发展变化。我们必须与时俱进,把握能力建设新的时代内涵,以提高公务员的执行能力为核心,找准能力建设的着力点,把能力建设纳入全面科学发展的轨道。
增强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原动力,这是能力建设的根基。进一步强化如履薄冰的忧患意识、恪尽职守的使命意识、重于泰山的责任意识,盯住监管目标不动摇,尽职尽责,敢于负责,敢于担当,全力做好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着力提高忠实履职的能力。
增强勤奋好学学以致用的学习力,这是能力建设的基本。勤于学习,力避知识落伍、能力透支,不断克服“本领恐慌”、“能力恐慌”,着力提高推动食品药品监管事业科学发展的能力。
增强政治坚定反应敏锐的判断力,这是能力建设的前提。做到与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保持高度一致,确保中央和省各项重大决策落实,科学监管食品药品工作,妥善处置突发和群体性事件,推动食品医药经济发展,提高食品药品安全应急和谋远能力。
增强超越自我攻艰克难的创新力,这是能力建设的主题。以改革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胆解放思想,下大力推进长江经济带和武汉城市圈、鄂西文化旅游圈食品药品监管工作。
增强立足发展顾全大局的处理力,这是能力建设的支撑。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把本部门工作融入全局规划之中,以宽阔的思路和眼界抓监管、保安全、促发展,有序高效地推进食品药品监管各方面工作。
增强和谐共事凝聚各方的团结力,这是能力建设的基础。倍加珍惜当前全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和谐发展的大好局面,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发展环境,着力提高团结和谐的能力。
增强统筹兼顾奋发有为的协调力,这是能力建设的重点。妥善处理好与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关系,充分调动各部门的工作积极性,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的监管资源,形成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强大社会力量。
增强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的自律力,这是能力建设的保证。做到令行禁止,真正把好政治上的高压线、法纪上的警戒线、道德上的基准线、监管上的保底线,始终保持良好的药监形象,着力提高廉洁从政的能力。
增强雷厉风行优质高效的执行力,这是能力建设的核心。真正把“份内事、马上办,局内事、主动办,突发事、高效办,重大事、跟踪办,经办事、精细办,监管事、干净办”等“六种意识”作为新型药监办事的文化内涵,并转化为干部职工的工作习惯和实际行动。
增强恪守宗旨以人为本的服务力,这是能力建设的目的。始终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推动服务型机关建设,通过充分有效的监管工作,确保公众饮食用药安全,促进全省食品医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把握能力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加强能力建设,提高执行能力,我们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执行意识。提高执行能力,强化执行意识是前提,没有执行意识就不会有执行力。一是开展专题教育,增强执行意识,进一步统一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奠定提高执行意识的思想基础。二是切实抓好党性教育,增强党员的党性意识,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来武装广大干部头脑,更好地担负主动执行的责任。三是加强目标激励,增强执行的自觉性,使干部职工明确组织目标,明确自己在组织目标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而把执行化为自觉行动。
加强职业培训,提高执行技能。执行力的强弱、执行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执行者的执行能力。加强执行者的能力建设至关重要。一是制定并启动2009—2013年干部培训规划,提高干部素质和履行岗位职责的本领。二是加强轮岗交流,结合政府机构改革加大干部轮岗、交流、竞争上岗力度,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调、劣者汰”的用人机制。三是强化岗位必备知识和能力培训,提高干部职工的全球视野、全局意识、创新理念和超前参谋能力。四是开展岗位能力练兵,树立一批省、市、县级且涵盖各业务口的“岗位能手”,不断提高队伍专业能力和执法水平。五是举行“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活动,着力增强机关干部的宗旨观念,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加强机制创新,提高执行保障。为了保证能力建设取得实效,必须创新工作机制,构建制度保障。一是创新工作绩效管理体系和考核评估机制,提高各级各单位履行职能职责的绩效。二是创新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机制,把考核评价与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激励约束结合起来。三是创新能力建设激励机制,奖优罚劣,使广大干部不断增强能力席位意识,着力提升履职能力。
加强示范引导,提高执行文化。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对提高执行能力有着重要作用。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一要科学决策,做到决策正确,切实可行,提升自己的执行力,增加人民的满意度。二要带头执行,要求职工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并且做好,要求员工不干的,自己首先不干。三要狠抓落实,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每一项工作都能落到实处、抓出成效;对下级、对监管相对人加强指导,合理部署、精心组织、及时帮助解决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中的难题;协调工作,协调步伐,积极地承担起食品药品监管的组织之责、协调之责,形成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整体合力,充分发挥食品药品监管社会格局的作用。四要严格自律。一方面带头遵守制度,出问题敢于承担责任,违反制度,主动检讨、处罚;另一方面,不搞好人主义,严格抓制度落实,执行制度要公平公正,不偏不向,一碗水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