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军队招生看清七种“陷阱”
假冒军队招生看清七种“陷阱”
1、吹嘘掌握“内部指标”:不法分子往往声称有“内部招生指标”或“计划外招生指标”,只要交纳一定费用,就可把不符合条件的考生“办”进军校或国防生队伍。
提醒:实际上,录取为军校学员和国防生有着严密的程序和条件,“内部招生指标”、“计划外招生指标”不可能存在,花多少钱也无法实现“低分高录”。
2、骗取高额“培养经费”:不法分子通常会以招收和培养考生为由,编造出“报名费、中介费、赞助费、学杂费”等各种名义,索要高额钱财。
提醒:事实上,考取军队院校学员,不需收取家长任何费用。
3、编造虚设“招生机构”:为骗取考生和家长的信任,不法分子一般会打出“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文职干部局”、“国防部征兵办公室”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生招生办公室”等招牌。
提醒:事实上,根本没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生招生办公室”等类机构;国防生在地方高校就读,在校期间并不是军人,由“国防部征兵办公室”招收国防生,更是无稽之谈。
4、透露军队“过硬关系”:一些不法分子自称熟识军队领导、军队干部、军队机关工作人员,甚至直接冒充军队领导和招生人员,以示自己所谓的“过硬关系”。
提醒:其实,军队院校招生和国防生招生全部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招生办公室和院校共同在网上录取,军队人员不直接参与其中,所谓有“过硬关系”就可以上军校、读国防生的说法根本不可靠。
5、专设见面“招生场所”:一些骗子为了骗钱,设一些招生点和考生家长见面。
提醒:家长和考生注意,政治考核、面试和体检都在省军区(卫戍区、警备区)指定的地点进行,考生和家长只有在这时可接触到军队有关人员,其他时间和地点均不会与考生和家长见面。如有人单独约见考生和家长,应提高警惕。
6、伪造出示“部队文件”:行骗中,不法分子往往会拿出“部队高级机关文件”、“总政治部国防生定向协议书”、“国防生学员军籍卡”、“录取函”、“特招入伍批准书”等假造公文。
提醒:军队院校学员和国防生录取通知书由招生院校统一印制并在录取后通过邮局邮寄考生,骗子直接出示的这些“公文”显然都是伪造的。
7、开办所谓的“培训基地”:在一些已查处的案例中,不法分子会承诺把考生“办”进一些高校委培班或民办学校、技工学校,声称是“军事培训基地”,许诺毕业后一律安排到部队工作,办理军官或文职干部手续。
提醒:军队院校和国防生录取工作每年8月上旬就已完成,如果此后还有人组织军队院校学员或国防生录取报到,必是诈骗。
能力科学网 www.ab88.org 推荐上传:为民
资料摘自: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