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科学—综合门户网
教材 放眼全球 国际常识 古往今来 天下兴亡 中外秘史 社会万象 无声激战 中外典故 防止陷阱 少儿天地 声明
公益 贤明首脑 科学巨匠 历史巨人 教育名师 清官贤能 民族英雄 百业之星 能工巧匠 慈善天使 俊男美女 公敌
范文 百科知识 科学大观 天下风情 看看世界 百家争鸣 知识问答 优秀读物 高效政府 富美城乡 社会文明 咨询
会员 国际网页 国际联盟 本网业务 各地标志 优服行业 良心食品 医疗保健 生存秘笈 友情天下 联系我们 投稿
kesioncms

栏目中心

您当前位置:能力科学网 >> 人物史碑 >> 公益天使 >> 浏览文章

叶澄衷

2011/5/12 16:10:28 互联网 佚名 【字体:

 

叶澄衷(1840-1899)清末资本家。字成忠。原籍浙江慈溪,生于镇海。

少时因家贫辍学,到油坊学徒。1854年(咸丰四年)到上海,在杂货店当店员。旋辞去,驾舢板往来黄浦江面,供应外轮所需物品,粗通英语,结识一些外国人,在商贩中获利独厚。1862年(同治元年)在虹口开设老顺记商号,经销五金零件。经营有方,不数年,总号移于百老汇,并在长江中下游各商埠遍设分号,遂成巨富。继投资金融业,在上海、杭州、镇海、芜湖、湖州等地开设票号、钱庄,鼎盛时竟达108家。又相继开办上海燮昌火柴厂、纶华缫丝厂。1896年盛宣怀筹办成立中国通商银行,被指派担任总董,势力渗入近代银行业。成巨富名流后,热心社会公益与慈善事业,在家乡和上海设立慈善救济机构,多次出资赈济浙、鲁、豫直等省灾区,受清廷嘉奖,并捐得候选道员加二品顶戴。1899年病重中念及少时失学之痛,决定捐道契25亩、现银10万两兴建中国第一所私立新式学校(1901年建成,取名澄衷学堂)。是年11月在上海病故。

 

家产

 

1899年,叶氏在上海虹口唐山路捐置土地30余亩,并以规银10两银兴建一所沪上创立最早、声名最盛的民办学校之一—澄衷蒙学堂。是年10月快要落成时,叶氏病故,遗命对学校事须有久远规划,其子又二次捐款10多万两继办。1901年蔡元培曾任校长,培养了四万余学子,其中有李四光、胡适、竺可桢、李达三、钱君等一大批著名人士。

清同治年间,叶氏出资,在庄市家乡兴建叶氏义庄,后改为中兴学堂,其学子有邵逸夫、包玉书、包玉刚、赵安中、包玉星、楼志章等巨商。在乡里还对崇正书院拨款重修。

此外,叶氏在上海设立了“怀德堂”、“崇义会”、“广益堂”等,拨出专款,对所有职工实行救死扶伤。还对宁波同乡会,四明公所也拨专款帮助。在家乡设立了树德堂、忠孝堂、叶氏义庄、牛痘局、救火会等,为各种公益慈善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叶澄衷故居现为庄市粮站,尚有二排老屋。其坟墓在庄市曙光村朱家,气势宏大。墓碑为清末状元张謇所题,墓铭志为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所写,如今保存尚好。

 

金融业

 

叶氏当时经营了一百多家企业,其资金流转,管理等方面,需要有一个像西方那样的金融系统来作为后盾,于是叶氏先以上海为中心,建立大庆元票号不久又在上海设立“升大”、“衍庆”、“大庆”、“怡庆”大钱庄,后又在杭州、汉口、天津、湖州、温州、宁波、烟台等地设分店、联号。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与同乡严信厚、朱葆三等人在上海创办了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并为首任总董之一。

上述叶氏九个项目,一百多家企业,其总资产,据有关部门估计总额达800万两银洋。但有的经济学家称,这是叶氏企业的动产,其不动产尚未计算在内。如果计算在内,有一千多万两银元之巨。

为此叶氏赢得了五金大王、火油大享、江南甲富、国内巨富等美称。清皇朝曾御赐“乐善好施”匾额。

 

创办中国最早的火柴厂

 

19世纪中叶,叶澄衷善察商情,认为投资火柴市场必有大利,于是计划创办火柴厂。时逢旅日归国侨胞、镇海同乡张阿来向叶氏主动提议创办火柴厂事宜,并介绍他认识了其  叶澄衷在上海的府邸日本籍妻子。张妻当过火柴厂的职员,懂得火柴制造的技术流程。叶氏当面听取了张阿来夫妇的提议。

光绪十六年(1890)叶澄衷出资5万银两,在上海虹口朱家大桥(今唐山路)创建了当时上海最大的燮昌自来火公司。工人800名,日产火柴36万盒。其产品优良,胜过英商燧昌自来火局。燧昌厂因竞争失败而倒闭。(《上海通志》1825页)

不久,日商看到英商工厂倒闭,想乘机而入,把大批日货火柴倾销上海,想压倒燮昌厂,而叶氏就此降低每盒火柴价格,叶氏以汉口、芜湖、宜昌、镇海等地企业为依托,与日商抗衡,逼得日商再降价,节节败退。在温州迫使日商火柴价降到每箩2角6分,几乎亏本到无法再亏的地步。日商既无奈又佩服,称叶澄衷是“生意精”。

叶澄衷庄市故居(清光绪十四年建造)

1896年,叶澄衷又集资42万银两,委派同乡宋炜臣去汉口创办更大的燮昌火柴二厂。为此,叶氏特备信与奏折由宋炜臣禀报两江总督张之洞。张之洞见报非常支持,并给予很多优惠条件。

 

开创诸多实业

 

叶澄衷创办的中国人第一家洋行顺记五金洋杂货店,业务不仅在上海占领五金行业市场,而且还在天津、辽宁、烟台、青岛、宁波、汉口、厦门、福州等  叶澄衷庄市故居(清光绪十四年建造)地拥有市场优势。

民国十八年中国通商银行一元票。叶澄衷为银行首任经理

同时,他关注上海火油市场,成为火油大亨。叶澄衷就以亚细亚公司为起端,把火油打入租界以外的上海市场。

1870年,叶氏将可炽煤铁号买下。并将可炽改为可炽顺记。可炽顺记成为上海最早进口煤和铁的商号而大获其利。

1894年,叶澄衷投入资金200万两银洋,在上海开设中国最早最大蚕丝纺织厂——上海纶华缫丝厂。这家厂不但保护了江浙一带蚕农不受蚕商投机压价之苦,而且对出口蚕丝也起到了平衡作用。

叶澄衷到了晚年还与严信厚、朱葆三等人创办中国人自己的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并担任执行董事。这家银行设在上海,对上海的宁波商人大开绿灯,提供了很多方便与优惠条件。

 

热心捐助教育事业

 

1871年,叶澄衷在上海一次慈善会议上坦言:“兴天下之利  叶澄衷塑像,莫大于兴学。”会后,他立即筹办顺记商务学堂。该学堂招收学生以小学毕业生为主,学期一年,毕业后都由顺记号录用,实习后大多数分赴各地洋行工作。这是叶澄衷借鉴商务文化培育人才的第一次实践。

1875年,叶氏在上海创办叶记商务学馆,地址设在上海外滩金陵东路一条弄堂内。

1898年仲夏,叶氏宣布拟办一所学校教化儿童,宣布拨银10万两,并请樊时勋为筹建负责人,购张家浜地区土地18亩9分,每亩价200元左右。聘请樊时勋、陈祖烈、王予坊、曹予、乌询夫、叶志铭6人为校董。由余记工头承包建筑校舍,建造罗马式两层楼房共计42间,教室宿舍,膳厅两层楼房26间,小养正里平屋15间,并设置一印书处。

1902年秋,刘校长出任安徽芜湖观察使,校长一职由总教习蔡元培代理。后来由于学堂扩建,由叶澄衷之长子叶松卿出资10万两,不久又有叶澄衷的诸公子勉卿、子衡、又新、铁卿等人  中国通商银行叶澄衷为银行首任经理出资共10万两。

1903年5月,蔡校长出走日本,由章一山代理校长,其后白振民、蒋子帆、谢利恒等人先后担任校长。1911年,上虞人曹慕管自日本留学归国,被聘为校长,曹任职长达16年之久。

当学堂正式开学时,清政府督学部颁发匾额“启蒙种德”以勉,系清光绪帝御笔。又有“棫朴权舆”四字匾额,系喀刺沁王所赠。

叶氏还嘱其子在庄市家乡的崇正书院,捐银洋5000元,还把全乡17所私塾、学馆、书院都改成西洋式学堂。

叶氏自思家贫,幼小失学,深感痛苦。于是和堂弟叶雨庵等人回乡,与叶氏族人商讨建立忠孝堂,叶氏义庄、叶氏义塾,议定的项目有:救济署、收尸施棺处、牛痘局、救火会、叶氏义塾等,叶氏拨款3万两白银,并指派其堂弟叶雨庵负责筹建。叶氏义塾建成,设在叶氏义庄之内,  叶澄衷藏书箱建有大礼堂、教室、办公室、寝室、伙房等设施。首批招收叶氏子弟20名。后来这所义塾发展为中兴学堂,早在上世纪20——30年代,培育出了包玉刚、邵逸夫等一大批优秀学子。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