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能力科学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能力科学的建立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社会的发展进步对人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尤其是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世纪以来更加明显。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国家与国家的竞争几乎到了白热化程度。事实上,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就是其能力的较量,国家与国家的争夺由资源掠夺变为对人才的争夺。人才的能力大小、人才的多少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科研能力、国民整体素质、生产力水平、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能力的高低,因此,它直接关系到综合国力的强弱,决定着一个国家与这个民族的兴衰存亡。
根据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生产劳动关系的变化规律,每个社会成员必须具有适应社会生产劳动需要的各种能力,并且要求人们不断进行能力更新。同时,社会生产劳动过程中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劳动产品的科技含量与劳动者数量、劳动者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也在不断发生改变,而且这种变化速度日益加大。据国外有关方面的统计,社会生产劳动过程中,体力与知识能力之比,在机械化初等阶段为9:1,机械化阶段为6:4,自动化阶段1:9。在二十世纪一般机械化企业里,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只需占总人数的2%左右,企业主要由人工直接操作进行生产和经营,不熟练人员可占到30-60%。在现代自动化企业里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需要30-70%,熟练人员只需占40-50%。上世纪初,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只有5-20%依靠科学技术,上世纪中末期,至少有40=70%依靠科学技术获得,现在80%以上依靠科学技术获取。社会生产劳动方式的发展变化实际上受制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又取决于社会劳动者能力素质的高低。
从社会生产劳动方式、社会生产力水平与劳动者能力素质的相互关系可以看出,一方面,由于社会生产劳动方式的转变、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劳动者能力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促使每个社会成员必须适应社会生产发展客观要求来大力培养发展自身能力。一方面,公民能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社会生产力水平。
因此,在这一社会背景下,科学技术与知识经济的发展需要全体社会成员持续、高效和谐发展自身能力,同时社会需要有系统科学的能力科学理论和方法作指导。因此,能力学的建立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资料来源《能力学》 资料上传:国际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