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科学—综合门户网
教材 放眼全球 国际常识 古往今来 天下兴亡 中外秘史 社会万象 无声激战 中外典故 防止陷阱 少儿天地 声明
公益 贤明首脑 科学巨匠 历史巨人 教育名师 清官贤能 民族英雄 百业之星 能工巧匠 慈善天使 俊男美女 公敌
范文 百科知识 科学大观 天下风情 看看世界 百家争鸣 知识问答 优秀读物 高效政府 富美城乡 社会文明 咨询
会员 国际网页 国际联盟 本网业务 各地标志 优服行业 良心食品 医疗保健 生存秘笈 友情天下 联系我们 投稿
kesioncms

栏目中心

您当前位置:能力科学网 >> 人物史碑 >> 中外名人 >> 浏览文章

以色列的“居里夫人”

2011/6/18 21:17:24 中国经济时报 佚名 【字体:

                以色列的“居里夫人”

 

 她被称为以色列的“居里夫人”,她是全球至今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第四位女性,她的名字叫阿达•尤纳斯。
  6月14日,在以色列驻华大使馆,当这位年过七旬的老人走进交流会现场安然落座时,居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灰白色的头发,一身黑衣,还挎着一个鼓鼓的灰色包包,宛如邻家老奶奶。
  自2009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后,她曾数次访华,她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她自己去过中国很多有名的城市,西安、上海、深圳、福州、大连,北京自不用说。
  1939年生于耶路撒冷一个贫困的犹太家庭,尤纳斯从小就喜欢化学、物理等能够“探寻世界本源”的学科,并以居里夫人作为自己的偶像。因此,在填报大学专业志愿时,她选了化学,从此与化学结缘,最终成为以色列著名的化学家、生物学家。2009年10月,她因定位核糖体结构,与美国科学家万卡特拉曼•莱马克里斯南和托马斯•施泰茨一道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以色列很重视教育,尊重教育,尤纳斯说自己是受益者,因此她有切身体会,对教育本质也有自己的理解。“教育最重要的一点,在一个人生命的中后期,会给你带来丰收的果实。但对孩子的教育,能够让他把自己想做、喜欢做、能够做的事情做到最好,这就是教育的最大贡献。
  尤纳斯的大部分科研生涯专注于解开核糖体结构细胞的“蛋白质工厂”之谜,也就是如何根据基因密码合成蛋白质。在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之前,尤纳斯在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做了20年。即使获得诺奖之后,尤纳斯也没有停下自己的工作,对核糖体结构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对尤纳斯来说,获得诺奖这一最高殊荣,无疑是成功的,但她自己并不这么看,“享受自己的工作比得奖本身更为重要”。虽然已经72岁,她依然对科研充满激情,“我希望继续从事研究工作,只要没人拦着,何乐而不为呢?”
  两年来,她总会被问及获得诺贝尔奖时的心情,除了激动、兴奋之外,尤纳斯说,最快乐的时刻不是得奖那一刻,而是确定了核糖体的结构,科学发现真正被俘获的时刻,“那种快乐就像潮水一般把我淹没了”。
  在尤纳斯看来,团队协作精神、科研方面的透明度,以及各个层面对科学研究的支持,是以色列科研实力之所在。她说,以色列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而在美国或者其他地方可能不是那么明显,即科研竞争的程度相对要低很多,而科研协作的水平会高很多。
  打破部门和学科边界,进行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这样的做法是尤纳斯所在的魏茨曼科学研究院最独特的风景。“世界上很少有这样的机构做到如此开放,能打破学科间的界限,也许他们能接近魏茨曼的水平,但却达不到这样的高度。”尤纳斯说,在魏茨曼,科学没有边界,任何形式的合作都可以在内部进行,包括科学院的设备、服务等都可以共享。
  就她个人的亲身体会,以色列尤其鼓励创新,“有时候人们可能会有一些疯狂的甚至完全不可能的想法,这样的人,在以色列并没有受到排斥,而是会给他们一些实现这些想法的机会。”

(收集:向继芳  整理上传:向婷  资料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能力科学网 WWW.AB88.ORG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