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科学—综合门户网
教材 放眼全球 国际常识 古往今来 天下兴亡 中外秘史 社会万象 无声激战 中外典故 防止陷阱 少儿天地 声明
公益 贤明首脑 科学巨匠 历史巨人 教育名师 清官贤能 民族英雄 百业之星 能工巧匠 慈善天使 俊男美女 公敌
范文 百科知识 科学大观 天下风情 看看世界 百家争鸣 知识问答 优秀读物 高效政府 富美城乡 社会文明 咨询
会员 国际网页 国际联盟 本网业务 各地标志 优服行业 良心食品 医疗保健 生存秘笈 友情天下 联系我们 投稿
kesioncms

栏目中心

您当前位置:能力科学网 >> 国际纵横 >> 历史真相 >> 浏览文章

没有苏联红军的战斗和牺牲,就没有希特勒第三帝国的灭亡

2011/7/6 2:43:39 互联网 佚名 【字体:

 

 

苏联红军是由列宁和托洛茨基一手缔造的,1917年11月7日,涅瓦河上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一声炮响揭开了现代历史上新的一页,但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Government却没有一支成建制的革命武装,参加武装起义的多是武装起来的工人、农民和沙俄旧军队中觉醒的革命士兵,他们训练水平不一,使用的武器五花八门,为了共同的革命目标而走到了一起,国内战争结束后,工农红军于1924~1925年期间进行了一场全面的军事改革,逐步建立起一支正规化的无产阶级军队,到30年代后期,苏联红军已成为世界上敢与任何帝国主义强国匹敌的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为世界反法西斯主要参战国,苏军顽强的与装备精良的德军进行战斗,战斗之惨烈远非盟军战区所能比及,在付出惨重代价后击败德国法西斯并解放了欧洲的半壁河山,把革命推进到东欧和世界许多地区。

前苏联和中国一样,在二战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战争让前苏联损失将近2700万人,其中苏联红军牺牲866.84万人;物质损失按照1941年的价格计算达6790亿卢布。前苏联是所有国家中丧失人口最多的国家,战争、饥饿、镇压带走了前苏联14%的人口。

二战中,如果没有1941年苏联红军成功阻击德国,如果没有苏联红军赢得1943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和库尔斯克保卫战的胜利,很难想象英国、美国和其他一些西方国家如何成功将德军打败?那是一支英雄的军队,那是一支强大的军队,那是一场可歌可泣的战争!

 

苏德战争双方历年损失数:

 

1941年:苏军损失447万人。其中死亡80万人、被俘或失踪234万人。

 

1942年:苏军损失737万人。其中死亡174万人、被俘或失踪152万人。

 

1943年:苏军损失786万人。其中死亡194万人、失踪或被俘37万人。

 

1944年:苏军损失688万人。其中死亡160万人、失踪或被俘17万人。

 

1945年:苏军损失301万人。其中死亡73万人、失踪或被俘7万人。

 

毫无疑问,苏联红军是二战中击败德军的主力。俄罗斯民族骠悍的性格,富于进攻的传统,不怕牺牲的精神,和极强的耐力是他们致胜的法宝。骨子里,俄国人还是鞑靼人.当500万军队被歼灭的时候,所有人都认为苏联快完了,但俄国人就硬是坚持了下来,他们可以再损失500万人,但他们不会屈服。朱可夫元帅曾说过:“冲锋令一下,我的部队将勇往直前,即使前面是雷区,他们也毫不退缩。”

二战中,苏联人打了几场漂亮的保卫战。莫斯科战役,一位连长在牺牲前高呼:“俄罗斯虽大,但我们已无路可退,身后就是莫斯科”,结果苏军在德军可以望见克里姆林宫圆顶的时候挡住了德军;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崔可夫的66集团军硬是顶住了数倍于几的德军的疯狂进攻,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全歼鲍卢斯集团立了头功;列宁格勒保卫战,德军围城长达880天,饥饿和炮火使城中100万人死亡,但光荣的城市始终没有屈服…….

当250万苏军攻到柏林城下的时候,所有指战员都知道这是最后一战了,经历了无数九死一生的战斗,和平就在眼前的关头,没有人希望在最后一战中牺牲。一位指导员在战前动员时说:“小伙子们,向德国法西斯算总帐的时候到了,为乌克兰、为顿巴斯、为斯大林格勒、为牺牲的战友、为孤儿寡妇们、为母亲的眼泪,报仇!”当总攻的命令下达后,所有的人都高呼着“乌拉”象发疯一样地冲向敌人,苏军以牺牲30万人的巨大代价,把红旗插上了国会大厦。

整个二战,苏联的牺牲是最大的,人口死亡超过2000万,全国男子数量锐减。几乎所有的家庭都有人为国捐躯,所有母亲都有丧子之痛。由于担心英美趁机发动进攻,苏联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把自己的人口数量作为国家绝密。

如今的俄罗斯每年还在举行盛大的活动以纪念无数为国牺牲的红军战士。在莫斯科的无名烈士幕上刻着这样的话:“你的名字,没人知道;你的功劳,永垂不朽!”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图片文章
中国缅甸远征军
战友相继惨死,茫茫丛林里坚强女兵无助 ……
开放时尚的唐朝:流行女扮男装
    唐朝前期女扮男装……
“大跃进”究竟“饿”死了多少人?
  1 2011年1月由中共中央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