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科学—综合门户网
教材 放眼全球 国际常识 古往今来 天下兴亡 中外秘史 社会万象 无声激战 中外典故 防止陷阱 少儿天地 声明
公益 贤明首脑 科学巨匠 历史巨人 教育名师 清官贤能 民族英雄 百业之星 能工巧匠 慈善天使 俊男美女 公敌
范文 百科知识 科学大观 天下风情 看看世界 百家争鸣 知识问答 优秀读物 高效政府 富美城乡 社会文明 咨询
会员 国际网页 国际联盟 本网业务 各地标志 优服行业 良心食品 医疗保健 生存秘笈 友情天下 联系我们 投稿
kesioncms

栏目中心

您当前位置:能力科学网 >> 示范单位 >> 宜人城乡 >> 浏览文章

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嘉兴

2011/7/8 23:30:40 互联网 佚名 【字体:

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嘉兴

 

嘉兴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腹心地带,是长江三角洲重要城市之一。市境介于北纬30度21分至31度2分与东经120度18分至121度16分之间,东临大海,南倚钱塘江,北负太湖,西接天目之水,大运河纵贯境内。市城处于江、海、湖、河交会之位,扼太湖南走廊之咽喉,与沪、杭、苏、湖等城市相距均不到百公里,区位优势明显,尤以在人间天堂苏杭之间著称。

 

嘉兴市情

 

嘉兴地处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平原,当钱塘江与东海之会,揽江、海、湖之形胜,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其陆地面积3915平方公里,现有人口371万。下辖秀城、秀洲两个区,平湖、海宁、桐乡三个市和嘉善、海盐两个县。

经济重镇。据嘉兴市志记载:东周纷争,吴越争雄,随之载入史册。自此一千余年来,嘉兴既有“鱼米之乡”、“衣被天下”的富足,又有“百工技艺与苏杭等”的繁华,经济发展始终处在领先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嘉兴又是国务院批准的长江三角洲“先行规划,先行发展”的十五个城市之一。2000年以来,嘉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在浙江省和长三角十五个城市中名列前茅。去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855.6亿元。所辖五县(市)均列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前50强,所有县(市、区)均被命名为“浙江省小康县”。市和所有县(市)均被国家科技部评为科技进步先进市、县。

文化名域。嘉兴是马家洪文化的发祥地。春秋战国时期。是吴越争战之地,有吴根越角之称。秦时置县,称由拳。三国吴时,喜见“野稻自生”,更名为禾兴,后改称嘉兴。至明代,嘉兴已有“江东一大都会”’之美誉。嘉兴文化深厚,名人辈出。《中国大百科全书》记载的全国名人有1800人,其中嘉兴就占了80余人;明清两代江浙共出进士2000多人,其中嘉兴就有600多人;现中科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当中,嘉兴籍的有39位。这些名人中,有唐代著名诗人顾况、刘禹锡,中国十大名相之一陆贽,晚清大懦沈曾植,国学大师王国维,被周总理赞誉为“民主人士左派的旗帜”的沈钧儒,文坛巨匠茅盾,新月派诗人徐志摩,漫画家丰子皑和张乐平,著名物理学家黄昆,著名数学家陈省身,武侠小说大师金庸等。嘉兴水乡泽国,旅游资源丰富,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革命圣地南湖、“天下第一潮”海宁钱江潮、“一片真山水”海盐南北湖、东南沿海“北戴河”平湖九龙山海滨浴场、江南水乡古镇嘉善西塘和桐乡乌镇等。目前,全市已拥有国家AAAA、AAA级景区各1个,AA级景区9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

港口新市。上世纪初,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曾到嘉兴平湖乍浦一带勘察,并在《建国方略》中计划在此建设“东方大港”。八十多年后的今天,位于乍浦的嘉兴港已建成全国唯一的海河联运港,2001年4月嘉兴港正式作为一类口岸对外开放。嘉兴港已拥有外海泊位10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6个,千吨级泊位4个,年吞吐能力1500万吨。2003年全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327万吨,步入了全国中型港口群行列。目前,正在进行“沿海”生产力布局,高起点规划对外开放新平台。即依托位于乍浦的国家级嘉兴出口加工区和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一一嘉兴港,整合嘉兴港区、海盐经济开发区和杭州湾大桥新区、平湖经济开发区和滨海工业区,形成浙北沿海产业带,重点发展石化、钢铁、机械设备、造纸、新型建材、电子信息等临港工业。

交通枢纽。嘉兴的区位条件得天独厚、十分优越。史载,“隋凿江南运河,穿嘉兴而过,滋养着这一方沃土日趋繁荣富庶。”如今交通更为便捷,铁路、公路、水路四通八达,沪杭铁路复线、320国道、沪杭高速公路、乍嘉苏高速公路等贯穿境内,全市境内的高级和次高级路面铺装率居全省之冠。已实现了市到县(市)的半小时交通圈和嘉兴到上海、杭州、苏州1的一小时交通圈。从市区出发,在100公里的范围内有上海浦东、虹桥和杭州萧山三个国际机场,一小时左右车程均可到达。沟通宁波和嘉兴的快速通道一一杭州湾跨海大桥正式动工兴建。今后五年,嘉兴将投入1000多亿元,建设杭州湾跨海大桥、嘉兴绍兴跨江大桥、沪杭高速公路拓宽、沪杭高速公路二通道、申嘉湖高速公路等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投资的硬环境将更为改善。[1]

能源基地。拥有秦山核电站和国家“八五”期间的重点建设项目一——嘉兴发电厂。秦山核电站一期、二期、三期,总装机容量300万千瓦。嘉兴发电厂1992年12月22日开工建设,一期工程占地41.66公顷,总投资21.59亿元,总装机容量为2台30万千瓦机组,两合机组分别于1995年3月、11月相继并网发电,年发电量为36亿千瓦时。正在建设的二期工程总投资102.8亿元,总装机容量为4台60万千瓦机组。

 

历史沿革

 

嘉兴是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的发祥地,距今7000年前市境就有先民从事农牧渔猎活动。春秋时,此地名长水,又称槜李,吴越两国在此风云角逐。战国时,划入楚境。秦置由拳县、海盐县,属会稽郡。两汉时煮海为盐,屯田为粮。三国时吴国雄踞江东,析由拳县南境、海盐县西境置盐官县。吴黄龙三年(231)“由拳野稻自生”,吴大帝孙权以为祥瑞,改由拳为禾兴,赤乌五年(242)改称嘉兴。两晋、南北朝时,嘉兴得到进一步开发,“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隋朝开凿江南河,即杭州经嘉兴到镇江的大运河,给嘉兴带来灌溉舟楫之利。唐玄宗天宝十年(751)析嘉兴县东境及海盐、昆山等县部分辖地置华亭县。唐代嘉兴屯田27处,“浙西三屯,嘉禾为大”,嘉兴已成为中国东南重要产粮区,有“嘉禾一穰,江淮为之康;嘉禾一歉,江淮为之俭”的说法。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在嘉兴设置开元府,领嘉兴、海盐、华亭3县,是为嘉兴首次设州府级政权。后晋高祖天福五年(940),因吴越王钱元瓘之奏请,在嘉兴置秀州,领嘉兴、海盐、华亭、崇德4县。北宋改秀州为嘉禾郡,南宋宁宗庆元元年(1195)升郡为府,后改嘉兴军。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改嘉兴军为嘉兴府安抚司,旋升为嘉兴路总管府。宋元时,嘉兴经济较发达,被称为“百工技艺与苏杭等”,“生齿蕃而货财阜,为浙西最”。乍浦、澉浦、青龙等港口外贸频繁,海运兴隆。明宣德四年(1429)析嘉兴县西北境为秀水县,析东北境为嘉善县;析海盐县置平湖县;析崇德县置桐乡县,嘉兴府下辖7县,称一府七县。此后四五百年内嘉兴府县体制基本未再变动。其时,在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商品经济日渐繁荣,棉布丝绸行销南北,远至海外,嘉兴王江泾镇的丝绸有“衣被天下”的美誉,嘉善有“收不完的西塘纱”的谚语,桐乡濮院镇丝绸“日产万匹”,名闻遐迩。明弘治《嘉兴府志》记载:“嘉兴为浙西大府”,“江东一都会也”。明末清初,清军攻破此处进行后进行了屠杀,使嘉兴损失惨重,不复当年繁华。清朝中期,清政府进行了赋税改革和整顿,并多次对杭州湾沿岸海塘进行修筑,嘉兴社会经济才逐渐好转,市镇恢复繁荣。清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攻克嘉兴,建听王府为当地军政领导机构。清朝中期以后,受帝国主义掠夺和封建主义的剥削,嘉兴的经济和城市面貌日渐衰落和凋敝。1911年11月7日,辛亥革命党人光复嘉兴,成立嘉兴军政分府。民国初废府存县,改称嘉禾县,后复称嘉兴县。  中共“一大”正是在嘉兴的游船上召开的1921年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闭幕,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

1949年5月7日嘉兴解放,分设嘉兴县、嘉兴市,后撤并频繁。1983年8月,撤销嘉兴地区行政公署,分设嘉兴、湖州市,嘉兴市设城区和郊区,下辖嘉善、平湖、桐乡、海宁、海盐5县。1985年1月,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嘉兴市区及所辖嘉善、桐乡、海宁县被列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至1988年,嘉兴市及所辖5县均被列为经济开放区。1993年11月,嘉兴城区更名为秀城区;1999年6月21日,郊区更名为秀洲区,2005年嘉兴秀城区更名为南湖区。

嘉兴市境地处太湖流域,水乡泽国,为古越人聚居地。春秋时地跨吴越,史称“吴头越尾”,因此兼有吴“泰伯辞让之遗风”与越“夏禹勤俭之余习”。楚并越后,又接受了百余年楚文化的影响。自秦(前222)实行郡县制至五代(907-960)以前,嘉兴一直归属会稽吴郡,语言亦属吴方言区,故民间习俗以吴俗为主流,江南水乡特色鲜明,有别于省内山区、半山区。西晋末与北宋末,国家二次动乱,北方衣冠之族多渡江而南,带来了中原文化,优势互补,使嘉兴民风融合了中原风俗的成份,独特性与多元性并存。

嘉兴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为中国江南文化的发源地。早在六、七千年前,先民们就在此孕育了长江下游太湖流域早期新石器文化的代表——马家浜文化,这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源头之一。嘉兴历代名人辈出,仅近现代就涌现出了文坛巨匠茅盾、国学大师王国维、新月派诗人徐志摩、漫画家丰子恺和张乐平、著名数学家陈省身、武侠小说大师金庸等一大批名家大师。

嘉兴自古为富庶繁华之地,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美誉。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嘉兴承载着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的辐射、苏南开放型经济和浙南民营经济的交汇影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目前所辖县(市)均进入中国百强县前30强和“浙江省小康县”行列。200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15.30亿元,人均GDP接近8000美元。

嘉兴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环境优美,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嘉兴的自然风光以潮、湖、河、海并存驰誉江南,境内有革命圣地南湖、“天下第一潮”海宁钱江潮、“江南水乡古镇”嘉善西塘和桐乡乌镇,以及海盐南北湖、平湖九龙山等一批著名景点,构成了独有的江南水乡特色。目前全市拥有国家AAAA级景区4个,AAA级景区1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

 

气候特征

 

嘉兴市地处北亚热带南缘,属东亚季风区,冬夏季风交替,四季分明,气温适中,雨水丰沛,日照充足,具有春湿、夏热、秋燥、冬冷的特点,因地处中纬度,夏令湿热多雨的天气比冬季干冷的天气短得多。年平均气温15.9℃。年平均降水量1168.6毫米。年平均日照2017.0小时。

 

民俗民风

 

秉礼勤劳

 

嘉兴介苏杭间,“土膏沃饶,风俗淳秀”,“不忧冻馁”。“其俗少阴狡”,“能秉礼义,务耕织”,“尺寸之土必耕,机轴之声不绝”。

 

秀慧工巧

 

嘉兴“士美民秀”,“人性柔慧”。其智秀不仅表现在人的聪慧文雅上,而且表现在精于劳动制作。历史上,嘉兴的农业、手工业技术水平高,且多创造。元代,除丝绸制品以外,漆器和金银器皿都精美绝伦,如传世的西塘派剔红漆器,朱碧山银槎杯都是国宝,形成了“百工技艺与与苏杭等”的局面。

 

崇文好学

 

嘉兴自古“罕习军旅,尤慕文儒”,“文贤人物之盛前后相望”,“在宋为文物之邦,至今士多兴于学,处廛者亦类皆鸿生硕彦”。“衣冠之物,焕然可观”。“好读书,虽三家之村必储经籍”,“田野小民皆教子孙读书”。

 

进取求新

 

嘉兴因地处两省交界,且多移民,具有包容并蓄的特质,乐于接受新生事物,适应潮流,开通风气。南宋时嘉兴成为畿辅之地及“龙兴之地”,嘉兴人抓住这个机遇“善进取,急图利,而奇技之巧出焉”。明清时期文学艺术的开宗立派,也是这种进取求新传统的延续。

嘉兴民间习俗与当自然地理条件和民风民性有着巨大的关系,是当地民风的在生产、生活等社会实践中的特定表现形式,也是地方文化、民间文学的一种重要载体。这些风俗习惯有的是劳动人民创造

 

语言文化

 

语言:吴语(吴方言太湖苏沪嘉小片)

 

市花市树

 

香樟树

 

香樟树香樟为常绿乔木,树冠广展,枝叶茂密,绿荫蔽日,气势雄伟,为优良的庭院、行道树种。香樟植物全身均有樟脑香气,可提取樟脑和樟油,供工业及医药等用,木材坚硬美观,是良好的家具用材。樟树广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各地,嘉兴种植也比较普遍,而且还存有百年以上的大树,市区内列入大树、名木档案的樟树有90株。

 

石榴花

 

开在夏季,花常呈橙红色,亦有黄色或白色。石榴花作为一种观赏品种,深受人们的喜爱,在该市栽培也极为普遍,不少庭院、阳台和室内案头,人们都喜欢置有一、二盆石榴花作为点缀。石榴花开时,红色的花朵像烈火熊熊燃烧,能给人带来一种憧憬未来,努力向上的力量。黄和白色的花朵素淡清秀,使人赏心悦目。

 

杜鹃花

 

杜鹃花居我国三大天然名花之首,在嘉兴花卉的栽培中已经占有一定优势。目前杜鹃在嘉兴市的种植已十分普及。据初步统计,本市已有约二百栽培品种,种质资源较为丰富。杜鹃花在该市的栽培史已有四十年,近几年栽种已较为普及。杜鹃花色彩绚丽,花期从3月至6月,长达四个月之久,深受该市人民的喜爱。杜鹃作为市花,将以她独特的风格出类拔萃,象征着新嘉兴欣欣向荣,锦上添花。

 

旅游名胜

 

嘉兴的自然风光,以水乡古镇名,以山海涌潮胜。嘉兴市境内大部分地区河湖交错,密如蛛网。埠头系舟,石桥跨渡,人家尽枕河。凡是与水有关的字如汇、埭、圩、浜、港、溪等,城乡用作地名的随处可见。据统计,2005年全市旅游总收入达到106.7亿元,增长24.1%。南湖景区被列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桐乡乌镇被评为中国十大魅力名镇,海盐百步被评为2005年世界100大旅行必到之地。

嘉兴子城秀洲区和嘉善县的北部多湖泊,梅家荡、莲泗荡、南雁荡、麟瑞湖、相湖、夏墓荡、祥符荡,都是历史上的名湖。雅人高士,结庐湖畔,历久而成名胜的如闻川的税暑亭,相湖的绿萝庄,在今天仍可以使人产生诗意的联想。

南湖、南北湖、汾湖为三大名湖。南湖的烟雨,南北湖的集山、湖、海于一体的淡妆之美,汾湖的水云弥漫,都透着一个“秀”字,且无一处不是自然造化所给予的。

嘉兴一地的山虽不甚多,也不甚高,但却亦可称佳秀。海宁、海盐、平湖诸山,大小二百余座,多为百米来高,海宁与海盐接壤处的高阳山,主峰二百余米,为群山之冠。海宁紫微山,海盐秦望山、鹰窠顶、谭仙岭,平湖九龙山,或一山独秀,或层峦叠嶂,虽不足称雄峻,但均翠碧灵秀,登眺之余,胸襟为之一畅。山之外是海。自平湖金丝娘桥起至海盐高阳山,海岸凡80余公里,海面阔大无际,水天一色,而其间多有山丘高崖为屏障,使山川于秀色之外平添了壮美。盐官的海宁潮更称天下独绝。海宁观潮之风,因乾隆中期后江道稳定在北大门,观潮地由杭州移至盐官而大盛,历二百余年至今不衰。农历每月朔望为大潮日。农历的八月十五至二十日则为“观潮节”。潮来,澎湃訇然,如千仞壁立,如万马奔腾,景象壮观,撼人心魄。

江南的景观,如太湖的浩渺,西湖的秀逸,虎丘的玲珑,雁荡的奇兀,都是闻名天下的,而嘉兴独以潮、湖、河、海并存驰誉江南。只要从平原水乡拈得一“秀”字,从滨海潮涌拈得一“奇”字,看她便无一处不是好景色。

 

城市名片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国家园林城市

中国皮革城

中国纽扣之乡

中国童车生产基地

西瓜之乡

瓜灯之城

服装名城

叔同故里

国家AAAA级景区--东湖景区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

全国广播电视先进县(市)

浙江省信息化试点县(市)

浙江省教育强市

利用外资、外贸出口浙江省十强

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国家火炬计划平湖光机电产业基地

 

桐乡乌镇

 

乌镇自古繁华,千百年来,古镇民居临河而建、傍桥而市,镇内民风纯朴,是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典范,同时乌镇又有其它小镇所没有的临水建筑――水阁,乌镇由此又被称为“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乌镇历史悠久,是典型的江南文化古镇。乌镇水乡风貌完整,保持了完整的江南水乡格局。乌镇民俗风情浓郁,是反映江南水乡生活的活化博物馆。乌镇经济发展迅猛,是长三角地区著名的富庶之镇。乌镇古镇得到了有效保护,在保护与开发中求得了持续和谐发展。2001年乌镇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2002年荣获国家AAAA级景区称号;2004年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命名为首批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镇,荣登浙江省十大人气最佳旅游景区首位,荣获联合国颁发的“2003年亚太地区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乌镇已连续四年入选中国“黄金周”假日旅游预报统计重点景区名单。乌镇,正逐渐成长为一个世界的旅游品牌。目前,以精品化、休闲化为发展目标的二期工程――乌镇西栅正在抓紧施工,投入巨资对河道、街区、桥梁、民俗等进行保护性整理、挖掘、修复,预期可在2005年十月正式开放。原汁原味的中国江南水乡与世界一流休闲体验型度假区完美的结合,将使广大游客在乌镇享受前所未有的梦幻假期。乌镇,这座千年的古镇,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必将焕发出她更加动人的光彩。

 

西塘古镇

 

西塘是一座已有千年历史文化的古镇。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吴越两国的相交之地,故有“吴根越角”和“越角人家”之称。到元代初步形成市集。西塘与其它水乡古镇最大的不同在于古镇中临河的街道都有廊棚,总长近千米,就像颐和园的长廊一样。在西塘旅游,雨天不淋雨,晴天太阳也晒不到。

名胜古迹

 

1990年新建巍峨的南湖革命纪念馆后,更增添了肃穆雄壮的氛围,前来瞻仰者络绎不绝;市区范蠡湖、落帆亭、子城、瓶山、清真寺、小蓬莱等都是有名的景区,知名远近。海宁盐官的钱江潮,素称天下奇观,每年农历八月十八观潮节高潮汹涌时,各地前来的观众常以十万计;盐官附近的海塘,工程宏大,堪称海上钢铁长城;盐官海神庙建筑峻伟,占鳌塔耸立海塘,均为游览壮观;盐官陈阁老故宅尚存部分明清古迹。海盐的南北湖人称小西湖,兼有山海湖之胜,是浙江省级游览区,区内景点众多,尤交通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图片文章
“戈壁明珠”:石河子
石城名片 联合国人居中心授予人……
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嘉兴
嘉兴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长江三角洲……
美丽富饶、神秘莫测的喀纳斯
基本简介 喀(kā)纳斯是蒙古……
“瓜果之乡”:库尔勒
    库尔勒市(Korla)……
海滨城市青岛
历史 6000年以前这里已有了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