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财富总量不断增加的过程中,人民的独立意识、参与意识和利益维护意识被唤醒。在社会方面,尤其是在政治方面,回答如何取信于民的问题,某种程度上已经越来越超越经济方面的要求。
工人停工、市民散步等社会事件出现后,是在制度上推进解决之道,还是采取保守或倒退的方式处理?关键是执政党要在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中,推进政治体制变革,抓住核心东西。我们不奢望搞出一个宏大的政治体制改革方案.但至少让大家能够看到希望。
考虑中国人口众多等国情,把党内民主带动社会民主作为“有序民主”的思路是不错的,但问题是,党内民主本身迟迟不能涉及要害和关键,该民主的地方绕过去,不该民主的地方滥用民主。党内民主带动社会民主在某些时候成为一个借口,似乎可以先让社会民主停一停,结果对社会民主的限制很明显,党内民主却进展不大。
需要指出,改革和不改革,改革的力度是快是慢,并不取决于执政者自己的判断.而取决于民众的认可度。如果不满情绪的增长快于改革的速度,那早晚要出事。只能是冲出体制外寻找路径。现在,即使是改革中的得利者,也对现状牢骚满腹。这说明政治体制改革不能再拖下去了。我们要有紧迫感,要负起历史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