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对新形势下提高领导干部处置紧急重大突发事件能力的思考 |
|
一是不断提高干部处置紧急重大突发事件能力,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能不能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保障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是检验我们是否真正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标志。进一步提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处置紧急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就是要不断提高我们应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公共危机的能力,不仅在常态条件下管理好经济社会事务,而且在非常态条件下妥善应对各类紧急重大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危害和损失,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这是我们做好这项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出发点。 二是不断提高干部处置紧急重大突发事件能力,是各级党委全面履行职能的迫切要求。提高处置各种紧急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是加强党委政府自身建设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也是检验我们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志。紧急重大突发事件造成的负面影响并不仅在于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其间接损失同样不可忽视,比如社会承受能力、政府公信力及国际影响等等。如果紧急重大突发事件处置不当,也可能引发社会动荡。因此,无论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还是全面履行党委政府职能,都要求各级党委政府把加强处置紧急重大突发事件工作,作为全面履行职能的一项基本要求摆上工作的重要位置,扎扎实实落到实处。 三是不断提高干部处置紧急重大突发事件能力,是构建和谐包头的内在要求。建设和谐社会,说到底,就是要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国家与社会等方面的关系。各种紧急重大突发事件频繁发生,都会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当前,我市正处于加快建设富裕民主文明新包头的关键时期,政治安定、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是我们加快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同时,我们又处在加快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一些不安定因素可能激化为这样那样的矛盾,各种难以预料、难以控制的自然灾害、重大疫情等也有可能出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不断提高处置紧急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积极预防和有效化解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风险、困难和危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富裕民主文明新包头提供一个稳定、安全、良好的社会环境。 各级领导干部应当从讲政治的高度重视紧急重大突发事件的处置。 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对紧急重大突发事件的性质、发展趋势、社会影响等作出准确及时的判断和评估,并迅速作出敏锐的反应,是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从最坏处着眼争取最好结果的根本前提。敏锐性的培养,一靠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判断,及时做到对各种新情况、新问题胸中有数;二靠及时捕捉和占有相关的信息,做到在第一时间了解掌握事件苗头和动态;三靠勇担责任的精神品质,就是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以负责的态度直面矛盾,果断处置。 二要有快速的反应力。首先要有一种常备不懈的精神状态,就是在思想上精神上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对各项工作中可能发生的情况,绝不能存在侥幸麻痹心理;其次要有一种日常工作的超前思维状态,善于立足本地本单位实际,超前和科学地制订好各种处置方案;再次要有一种有效的团体组织动员状态,确保在短时间内能够迅速组织、动员和影响群众。 三要 有细致的疏导力。努力做好群众疏导工作,坚持充分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成功处置紧急重大突发事件的关键。通常情况下,应把握好三个方面工作。其一要坚持群策群力,善于集中班子集体智慧,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制定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其二要善于借助外力,注重抓住关键的人,用好有影响的人,努力整合各方面力量,千方百计做好正面宣传和正面沟通工作,绝不能被动应对和顺其自然;其三要注重因情施策,针对不同事件的成因和事态走向对症下药,促使问题和矛盾尽快得到解决。
四要有平和的内定力。处置紧急重大突发事件,尤其是群体性事件,最终胜败取决于领导者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有效的方法手段。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保持忍耐克制的心态,在处置突发事件中,要顶得住压力,听得进闲语,放得下架子,经得起冲击;其次要有归零心态,无论何种情况下,始终坚持“身正不怕影子斜”,不退、不躲、不惧,始终保持良好心理承受力与心理素质,泰然处之。 |
|
分享到 | |
![]() ![]() ![]() ![]() |
<< 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