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科学—综合门户网
教材 放眼全球 国际常识 古往今来 天下兴亡 中外秘史 社会万象 无声激战 中外典故 防止陷阱 少儿天地 声明
公益 贤明首脑 科学巨匠 历史巨人 教育名师 清官贤能 民族英雄 百业之星 能工巧匠 慈善天使 俊男美女 公敌
范文 百科知识 科学大观 天下风情 看看世界 百家争鸣 知识问答 优秀读物 高效政府 富美城乡 社会文明 咨询
会员 国际网页 国际联盟 本网业务 各地标志 优服行业 良心食品 医疗保健 生存秘笈 友情天下 联系我们 投稿
主题:长沙市百年名校——周南中学

1102

查看

0

回复
鱼爷 当前离线
级别:管理员
发帖数量:9
用户积分:0 分
登录次数:46 次
注册时间:2011/4/29
最后登录:2024/12/24
鱼爷 发表于:2012/3/12 22:58:43   | 只看该作者 查看该作者主题 楼主 

 

 

周南中学由著名革命教育家朱剑凡于1905年毁家兴办,校名秉承《诗经•周南》义旨,始称周南女校,后曾用名长沙市第四中学,1984年成为湖南省首批省级重点中学,2004年成为湖南省首批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诚朴、健美、笃学、奋进”是学校百年来形成的周南精神。周南为中国革命和社会建设培养出了一大批杰出的英才,杨开慧、向警予、蔡畅、丁玲、廖静文等一大批社会精英都曾在这里就读,学校声誉享誉海内外。

 

简介

 

星城之北,湘江之滨,坐落着一所百年名校——长沙市周南中学。她是湖南省第一批挂牌、属于一类招  长沙市周南中学生的省级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原省重点中学)。她以一流的办学条件,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管理水平,打造了一流的教育质量,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是广大优秀学子的理想求学之地。

1905年,朱剑凡老先生毁家兴学创办了周南中学。近百年来,周南中学名师荟萃、人才辈出。周南中学始终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为祖国的独立、民族的解放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为长沙、湖南及至全中国的科技进步、经济繁荣、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近百年来,周南中学秉承“诚朴、健美、笃学、奋进”的校训,形成了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优良的校风、学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周南精神,即朱剑凡老先生的爱国精神,一大批妇女运动领袖的革命精神,抗战时期艰苦办学的自强精神和周南人的淡泊名利、清贫为师的奉献精神。这些优良传统和精神在这块土地上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现况

 

百年流韵,底蕴深厚

 

周南中学由著名革命教育家朱剑凡于1905年毁家兴办,校名秉承《诗经•周南》义旨,始称周南女校,后曾用名长沙市第四中学,1984年成为湖南省首批省级重点中学,2004年成为湖南省首批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诚朴、健美、笃学、奋进”是学校百年来形成的周南精神。周南为中国革命和社会建设培养出了一大批杰出的英才,杨开慧、向警予、蔡畅、丁玲、廖静文等一大批社会精英都曾在这里就读,学校声誉享誉海内外。

 

师资一流,名师璀璨

 

学校现有482名在岗教职工,有以校长、长沙市特级教师学会副理事长,湖南师大、湖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老师黄水宁为首的特级教师10名,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34名,高级教师168名  长沙市周南中学。周南教师素以特别的爱岗敬业、团结奉献享誉教坛。在首届“长沙市教师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团体第一名和个人全能第一名荣誉;九位教师获得全国赛课一等奖;6名教师被聘为湖南省高中新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近年,均有教师参与湖南省高考命题,参与湖南省高中新课程实施指导与评估。

 

规模宏大,环境优美

 

学校办学条件一流,现有南北两个校区,北校区(高中部)坐落在长沙市芙蓉北路,校园占地415亩,投资近3亿。面积之大,规模之巨,设施之先进,环境之优美,名列全国前茅。南校区坐落在湘江之滨(开福区北正街193号),校区古朴幽美,精巧宜人。

 

优质办学,成绩骄人

 

近年高考以超90%的本科录取率位居长沙市乃至全省的前列,一大批学子在本校高中毕业后考上清华、北大、浙大、复旦、南京大学等国内名牌大学。

 

课改先锋,教育领航

 

学校课改为全省的领头雁,于2002年成为全省高中的首所实验学校,六年来,探索实验积累了丰富的课改经验;2007年全省高中均进入课改,周南便具有了先发优势。周南在素质教育方面的成就,既是对百年名校风格的传承,也因创新意识和举措的独到而享誉全国。省内以及北京、浙江、江西、广东、宁夏、大连等地兄弟单位纷纷至周南考察学习。周南课改探索被《中国教育报》专题调研并头版报道,课改经验亦被《湖南经视》、《湖南教育》、《长沙晚报》等媒体作专题推介。美国中学校长考察团、台湾校长考察团、香港教育考察团等也慕名至周南考察访问。

 

综合发展,全面育人

 

由于学校注重素质教育,在连续四届的湖南省中小学生“三独”(独唱、独奏、独舞)比赛中,成绩名列全省前茅,获奖学生均被“211”重点院校录取。排球是周南中学体育传统项目,周南女排,连  长沙市周南中学续17年获长沙市冠军,自96年到现在都是湖南省冠军,有“泰安球王”之称。男排,从2000年开始到现在一直是长沙市冠军,从2001年到现在一直是湖南省冠军。

 

校训

 

校训:诚朴、健美、笃学、奋进

“诚朴、健美、笃学、奋进”的校训表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周南学子的殷切期望,应当成为每个周南学生的座右铭。

诚朴,坦诚而朴实。我们心地坦荡,待人诚挚。不斤斤计较私利,不孜孜追逐虚名。以满腔的热忱对待他人,以务实的态度探求学问。力戒虚浮的外表,崇尚真理的质朴。

健美,健壮而美丽。我们有健康强壮的体魄,经得起风吹雨打;我们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受得住生命旅程的颠簸。忧国忧民的情操,文明礼貌的语言,端庄大方的仪表,是心灵美与外在美的统一,形成了周南学子的风貌。  周南中学校歌

笃学,专心好学。为中华之崛起,为理想的实现,我们潜心攻读,相互切磋。钻研科学的理念,学习广博的知识,发展实践的技能。善思考,能创新。不因环境优裕而懈怠,不为外界干扰而分心,把握青春宝贵的时光,铸就毕生事业的基础。

奋进,奋发进取。我们朝气蓬勃,永葆青春。胜不骄,败不馁,在困难之中不怨天、不尤人;受到挫折不悲观、不停顿。集合在党的旗帜下,为着祖国的富强,奋进终生。

 

周楠颂

 

晚清末造,世乱时艰。内则民生涂炭,国事蜩螗,外则烽火绵连,虎狼踵接。亡国灭种之祸,迫在眉睫矣。然朝廷之歌舞升平,市井之醉生梦死,依然不改其故态。究其原委,无外乎政治制度之黑暗及文化科学之落后,然两者又皆与中国教育之积弱相牵。中国教育体制之僵化,教育观念之陈腐,教育手段之简单,可谓由来已久,其所施于中国社会之影响,不啻釜底抽薪,雪上加霜。于是,有心有识之士,多倡教育救国之说,办学育才,一时蔚为风气。然可喜可慰之余,亦有未免于可惜者,是基础教育之薄弱及女子教育之偏废也。

宁乡朱剑凡,明室后裔,陕甘提督、名将周达武之子,素怀教育救国之情,长抱启迪民智之念,而于男女平权尤具深切之关注。游学日本归来,乃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一九零五年)毁家兴学,创办周南女学于长沙“蜕园”,初名“周氏家塾”,以避朝廷女禁之锋。光绪三十三年,朝廷格于形势,允开女学,乃取《诗经·周南》之女性象征意义,改名周南女学堂,周南之名,自兹芳馨远播,历久弥香。自晚清迄于民国,虽屡经时局动乱、风云熙攘,周南仍以其弦歌不辍为社会培育英才,奇功大勋,当铭青史。

一九四九年后,江山鼎革,弦管重调,周南于一九五一年由省厅改编为省立中学,学校之私立性质,从此转换。一九六八年,学校男女兼招,女校风情,遂成陈迹矣。改革开放时期,学校锐意进取,社会声望日隆,招生规模遽扩,乃于一九九八年设立周南实验学校于湘江西岸之望月湖,同年更增建剑凡中学,以便生源分流。一校三址,弦歌互答,星城传为美谈。而周南管理之有方,以简驭繁、政通人和之绩效,更为时流所推许。

星移斗转,河山共日月同新,世易时迁,观念与市场并进。新世纪以来,国家改革开放之势,已成拍岸之惊涛,周南科研课改之题,每结累枝之硕果。兼以新老交替,帷幄重开。学校奉以人为本之宗旨、行做大做强之方针,全校师生,意气风发,以焚膏继晷之勤,励追日拿云之志,文、理、体、艺,并驾齐驱,每动征鞍,锦标尽握。是以万家子弟,皆以负笈周南为荣,三湘父老,争以交誉周南为乐。周南师资阵营之强大,生源质量之扩增及社会对周南之需求,已非昔日之蜕园所堪承纳,遂有拓展之思。幸蒙省市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大力扶持鼎助,得以择地于城北经济开发区芙蓉北路拓建新校,占地415亩,斥资2.4亿,三易寒暑之后,新校之芙蓉,终告出水。漫步校园,游目之处,每令人骋怀,建筑或典雅或雄奇,设施既先进亦完备;周边青山环绕,草木葱茏,朝霞影里,国旗劲拂,夕照光中,钟楼矗挺;书声鸟语,万籁和鸣,大自然之蓬勃生机与校园人文之深厚底蕴交相辉映,诚乃读书养心、洗尘远俗之胜境,亦必为卧虎藏龙、腾蛟起凤之渊薮也。

副省长亲临新校动工典礼剪彩,市委书记寄语“周南明天会更好”,市长赐题“名校之花”,如此殊荣厚爱,能不令我周南师生奋然前行、卓然高举乎?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愿我周南师生同心同德,自重自强,乘时代之春风,展雄飞之羽翼,横绝沧海,搏击云天。

请看明日之周南,必是杏坛之极品!

 分享到
  支持(0) | 反对(0) 回到顶部顶端 回到底部底部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