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印度在怛河边走最后一程
作者:  文章来源:环球时报  点击数 0  更新时间:2012/3/22 10:19:58  文章录入:能力学

             长子在焚尸场点燃尸体 灵魂被恒河水“带入天堂”
 

印度80%以上的人口都是印度教徒。恒河是印度教徒心中的圣河,他们认为恒河水可以净化身心,人在恒河水里沐浴后方为新生,去世后被恒河水冲走骨灰灵魂才能升天。恒河边的印度教圣城瓦拉纳西千年来见证了无数印度人的最后一程。《环球时报》记者多次造访瓦拉纳西,亲眼目睹了别具特色的葬礼过程,被深深震撼,对生死有了更深的思考。
 

          日出前必须赶到焚尸场
 

有一次,记者天亮之前便起床,从宾馆赶往恒河岸边。路上行人很多,他们和记者一样,都是到恒河岸边观日出的。不过,大部分人除了观日出,还要在恒河中沐浴。半路上,忽然看到人群向马路两侧躲闪,一队人从马路中间迅速走过来。原来这是送葬队伍,当地人认为最好避开,否则会带来晦气。后来记者了解到,印度教徒死后最好当天火葬,如果时间来不及,可以等到次日火葬。送葬队伍最好在日出前赶到焚尸场。 
 
  
为了解印度殡葬文化,记者没有顾忌当地习俗,很快就赶到了送葬队伍的前面。队伍从头到尾分为四个小队,为首的小队由几人组成,他们手捧圣火和祭祀用的瓦罐。这几人都是死者的直系亲属。紧随其后的几人肩扛着一具尸体,尸体用布裹着,头发和脚都露在外面。他们后面跟着一头黑色的牛。后来得知,黑色的山羊跟随也行。走在队尾的据说都是死者的亲戚朋友,送葬的清一色是男人。

                 焚尸场成重要景点
 

 瓦拉纳西在恒河岸边有两大焚尸场,据说这是印度最大的两个焚尸场。它们成了瓦拉纳西恒河游览的重要景点,船夫载着游人一定会经过焚尸场,并做短暂停留。记者随着送葬队伍来到其中一个焚尸场。焚尸场就建在岸边高大建筑前面的一片空地上,堆积如山的木材蔚为壮观。离岸边不远处整齐地叠放着几摞木材。经过多年的烟熏火燎,周围的古建筑都被熏成黑色。

记者跟随的送葬者将尸体放在柴堆上方,头朝南方。一个男子走过来用清水将尸体洗干净,并把死者的头发、胡须和手脚的指甲都剪掉。此人是死者的长子,按习俗,长子要为死者送终,只有这样,死者才能上天堂。为了能在死后进入天堂,印度人一般都要努力生一个儿子,这也导致印度重男轻女思想依然泛滥,男女性别严重失调。接下来,送葬的人围坐在柴堆周围,为死者祷告。长子将一些酥油滴到尸体上,然后将尸体上所有的饰品摘下,将一小块冒着热气的牛粪涂抹在尸体的腹部。接着,几个人帮着用一块白布将尸体包裹起来,头和脚依然露在外面。

长子手捧瓦罐,围着柴堆逆时针转三圈,一边转,一边从瓦罐里取水向尸体洒。他身后跟随着送葬的人们,他们为死者做最后的祈祷。转三圈后,长子将瓦罐摔在死者头部下方的空地上。有人将一个火把送到长子手中,长子手持火把,点燃死者头部的木材。很快,大火吞噬了尸体,柴堆成了一片火海。此时,送葬的人哭声一片。

如果死者是丈夫,妻子被要求坐在他的脚边。通常情况下,在长子点燃柴堆之前,有亲戚要劝说死者的妻子离开柴堆,但妻子不愿离去,此时一般会看到一场拉拉扯扯的哭戏。寡妇殉夫是一种愚昧而残酷的社会陋习。在印度煽动或支持“殉葬”属于违法行为,但寡妇殉葬在北方邦班德区仍非常普遍。
 

          在烈火中重生
 

三天后,长子重返焚尸场,把灰烬收集起来,倒到恒河里。印度教徒相信,恒河水一直会流到天上,因此,人的灵魂也会随着恒河水到达天堂。印度教徒相信生命轮回,他们认为现世生命只是生命长河中的一个部分,来世能否获得更好的新生,主要看今世的修为。

正因为把死亡看作生命的一个环节,印度人对死亡并不是特别畏惧。正因为觉得来世可以做今生未竟的事情,印度人做事不是只争朝夕忙个不停,他们认为有的是时间,从而办事拖沓,效率低下。正因为相信因果报应,印度人的道德良知没有随商业化而沦落。(任彦)


          能力学网   httP://www.ab88.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