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长江学者“科技成果”造假调查
作者:郝建国  文章来源:华商报  点击数 0  更新时间:2012/3/23 13:10:04  文章录入:人民万岁

长江学者科技成果造假调查

资料来源:华商报  作者:郝建国

造假嫌疑人被从轻发落?

 

 全国中型化肥厂的所有国产与进口的大型压缩机,我都像熟悉我的孩子般对它们了如指掌。因此,别人盗窃他人、他厂、他国大型往复式压缩机上的先进结构,我一眼就看出来了。
  从200712月开始,陈永江等6人开始举报,先后经历了向学校内部口头举报、应学校要求于200812日正式向学校递交书面举报材料、通过个人博客公开举报等几个阶段。
  2008226日,陈永江等6人向学校递交书面举报材料54天后,由一名副校长牵头的校方代表正式与举报人见面。
  据陈永江讲,校方谈话的内容大致包括5点:现在高校学术腐败普遍;西安交大地处内地,2007年科技排名在第16名来之不易,希望大家珍惜和爱护学校的声望和排名,不要给搅黄了;6人举报的不是道德问题而是学术问题,双方可以相互探讨,学校可从中调解;可以考虑把李连生获奖的成果给6人分享一点;学校领导被6人搅得日夜不安,如果有人现在提出退出还为时未晚;建议6人好好学习法律,准备应对李连生起诉。
   2008317日,陈永江等人向学校领导人呈递的第一封举报信,出现在了以学术打假著称的新语丝网站,并很快被多家网站转载。
   陈永江接受采访时说:新语丝网站公开我们的举报信后,有人在网上发动了匿名攻击漫骂。好在科学网同意我们以实名制开博客,我们才有阵地说明真相,澄清是非。
    
200939日开博到727日,陈永江一共写了52篇文章,有四十多篇在举报或评论李连生等人造假,博客访问量超过11万人次。

   2009327日,西安交大学术委员会专门就陈永江等人举报的问题开会,让举报者与李连生背靠背向学校学术委员会作陈述。杨绍侃教授率先发言,他讲了13分钟后被主持人提示停止。此后,陈永江发言17分钟。举报一方讲完后全部退场,由李连生向学术委员会委员辩护,时间也是30分钟。
  双方发言结束,学术委员会委员开始投票表决,但表决结果没有公开。
  据举报人讲,当天学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贾玉华给他们电话通报,到场的投票人共有20位,其中9票弃权,6票支持举报人,5票支持李连生继续报奖。但李连生的一份书面材料则表示,是5票支持举报人,6票支持他本人。
    李连生等人申报的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至今没有下文。
    2009422日,西安交大派出的代表再次与6名举报人见面。
    记者经多方了解得知,这次谈话主要围绕如何处理李连生的问题。此后,李连生不再担任国家工程中心副主任。
    也有西安交大的同事、同学劝陈永江等人得饶人处且饶人,但均被回绝。他们给西安交大党委的公开信要求,应将李连生清除出教师队伍。
    727日,记者就此事采访西安交通大学时,一名校长助理表示,李连生的问题已经处理过了。当前申报科技成果造假具有一定普遍性,一方面是因为一些奖项脱离实际为评奖而评奖,搞得像矮子里拔将军;另外一个原因由官员或者外行评价科技成果,出现水分太大的问题也就不奇怪了!西安交大一名要求匿名的教授说。

               束鹏程:我们对技术有改进

   727日,西安交大宣传部办公室,当记者拨通国家工程中心的电话预约采访束鹏程时,束称自己很忙,不能当面接受采访。
  以下是电话采访内容:
  记者:我们看到,李连生和您申报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时提到的那个大型“4M504M80型新氢气压缩机,早在1998年、2001年已经开发成功并获奖,获奖人是沈阳气体压缩机厂的王瑞森。怎么看待你们2007年的申报?
  束鹏程(以下简称束):我们有改进,技术如果一直不动,怎么进步?国家也是鼓励(改进)的(李连生、束鹏程等人申报2007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往复式压缩机及其系统的理论研究、关键技术及系列产品开发项目申报书中写道:“4M504M80系列氢气压缩机的开发成功,结束了我国大型氢气压缩机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记者注)。
    记者:你个人在这个项目中排名第几?
    束:第三名。这是一个集体项目,还有其他多人参与。
    记者:陈永江说他是你的老师,当年你上他的《压缩机》课时,得过5分(满分),他一直把你当做楷模教育其他后学呢,真有此事?
    束:他是教过我,其他无据可查。
    记者:在你印象中,陈永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束:你在网上可以看到,他有很多官司。
  记者:他在压缩机领域的学术水平如何?
  束:他是在副教授岗位上退休的,是提前退休。
  记者:你们的官司公开后,你有没有压力?
    束:没有压力。报纸说啥的都有,让法庭主持公道吧。
  记者:你的同事、下属、亲戚、朋友怎么看待这件事?
  束:有打电话问候的,有打抱不平的。
  记者:李连生教授呢,他和您怎么说?
  束:他出国了,到美国开一个学术会议……(电话突然中断,再打时无人接听)。
  
             陈永江:人格要靠自己维护

  在西安交大采访时,不少老师称他们现在弄不清究竟是谁在告谁。有的老师反问记者,陈永江等6人是否与李连生之间存在利益纠葛。以下是记者和陈永江的对话:
   记者:李连生在起诉状中说,你把他丑化为硕鼠盗贼、”“无所不偷,你觉得这些语言,有没有可能让你们承担一些法律责任?
   陈永江(以下简称陈):我们认为人民法院不会让我们承担的。人格没有世袭制,要靠自己维护。如果自己行得端、走得正,任何人都无法诋毁这样的人。一个人弄虚作假欺骗国家,如果有侮辱,首先是他自己侮辱了自己。
  记者:不用小偷、骗子这类词也能说清楚事情吧?
    陈:那就是说,我看见别人偷东西不能喊小偷,而只能说你是个把别人的钱放进自己口袋里的人。这样用词是不是过于迂腐了?我用的这些名词、形容词均属于规范的汉语文字,比较恰当地反映了客观事实,对造假者的评价没有超出其应有的社会评价。
    记者:束鹏程说你们几人举报是因为利益,还称你给温州固耐压缩机公司(李连生合作单位)打电话,要和他们合作。有这事吗?
  陈:郁永章老师帮助的浙江温州强盛化工公司的产品,是给出租车提供天然气的小型加气站用压缩机,功率为几百千瓦;温州固耐公司生产的,是较大型的工艺流程用压缩机,功率在2500千瓦以上。两家生产的产品类型不同,而且用于不同的用户,根本不存在竞争。
   至于我自己40年来合作的对象,都是国内有名的、厂龄多在四五十年的大型压缩机制造厂,以及全国55家大型化肥企业,我根本不会和温州固耐公司合作!
  现在,弄虚作假者以利益之争别有用心的说法,有意转移公众视线,企图混淆是非、逃脱责任,请大家一定擦亮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