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中国历史上国、共特情机构
作者:www.ab88.org  文章来源:能力科学网站  点击数 0  更新时间:2011/4/13 13:33:28  文章录入:能力学

 中国历史上国、共特情机构
 

电视剧《潜伏》中涉及到国、共特情机构。此简介如下:
 

中共中央社会部

       1937年,中共中央成立“中央特别工作委员会”,
    对外称“敌区工作委员会”,统管全党的情报保卫
   工作,周恩来任主任,张浩任副主任。1939年2月,
   中央特别工作委员会撤销,成立中共中央社会部,对
   内又称“中共中央情报部”,部长是康生,副部长先
   后有王稼祥、叶剑英、李克农等。

中共中央社会部负责领导全党各根据地以及

白区的保卫和情报工作,下设两部一室一处:侦

察部、情报部、办公室、秘书处。后在党的高级

组织内均设有社会部。

    军统 军统是国民党设立的特务组织,其

全称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成立于

1938年8月,主要负责人为戴笠。军统特工人员

最多时近5万名,分布于国民党的军队、警察、

行政机关、交通运输机构,乃至驻外使领馆,专

门以监视、绑架、逮捕和暗杀等手段进行活动。

抗战期间针对内部的叛变行为,策划了包括刺杀

唐绍仪、汪精卫等行动,有效地震慑了投敌叛变

人员。1941年,军统曾破译了日本偷袭珍珠港密

电,但未引起美方足够重视。1946年军统局进行

改组,其公开特务武装部分与军委会军令部二厅

合并为国防部第二厅,由郑介民任厅长;秘密核

心部分组成国防部保密局,局长亦由郑介民兼任。

    中统  国民党CC系领导人陈果夫、陈立夫

所控制的特务组织,其前身就是由CC系分子所

组成的国民党中央组织委员会党务调查科。1932

年中央组织部将调查科扩编为特工总部。1935年

又升格为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务调查处,直属蒋

系国民党中央。1937年,党务调查处并入军事委员会

调查统计局第一处,次年3月29日召开的国民党临时

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在中央组织部调查处的基础上成立中

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由当时中央执行委员会秘书

长朱家骅任中统局长,徐恩曾任副局长,中统局正式

成立。

    CC  CC派,即“中央俱乐部”,其英文名称是

“Central Club”(中央俱乐部),是由陈氏兄弟陈果夫

和陈立夫领导的一个政治派系。该派系于1927年6月

正式成立,是革命同志会的浙江社、西山会议派、孙

文主义学会、AB团及执杖派(企图用棍棒来恐吓共产党

等对立派)的大联合,其势力主要分布在国民党中央党

务部门,尤其是组织部、中统局、地方各级党部和教育

系统(尤其是大学)。1931年国民党内72名中央执行委

员会(中执会)成员中,有15%属于CC派;中执会180

名在1935年当选的委员中有50人是CC派成员;在抗

战爆发前它的顶峰期间,已拥有上万成员,其中绝大

多数为中低层国民党干部。

    保密局  “保密局”隶属国防部,它成立于

1946年7月1日,由郑介民兼局长,毛人凤任副局长,

其前身是国民党“军统”。保密局的内部组织,与“军

统”时期大致相同。1948年国民党大溃败时,保密

局增设专门布置潜伏特务的布置组。1949年,随着

中国大陆的解放,保密局逃撤台湾,成为当今台北

当局军情局的前身。

    党通局  成立于1947年4月,全称为党员

通讯局,其前身是“中统”。党通局的组织机构

都沿袭“中统”。后来,为了减轻国民党党部机

构膨胀、党费开支过大的问题,国民党政府又将

党通局的领导机构和党派调查室留在党部内,其

他单位转到各政府部门,但实际还是由党通局领

导。1949年2月,党通局改名为内政部调查局(简

称“内调局”),隶属于国民政府行政院内政部。

至此,党通局机关虽仍被保留,但主要机构已不

似当年,基本失去了与“保密局”的竞争力。南

京解放后,内调局迁至台湾,1956年改由司法

行政部管辖。

    国防部第二厅  1946年5月成立,是国民

党参谋总部“一般参谋”中的一个组成部门,它

掌管战略情报,是在原军事委员会军令部第二厅

的基础上扩大改组成立的。厅长仍由原军令部第

二厅厅长郑介民充任。国防部第二厅与国防部保

密局几乎同时成立,但身兼国防部第二厅厅长和

国防部保密局局长双重职务的郑介民,却对两者

采取了几乎完全不同的态度。他对保密局很冷淡,

以忙于北平军调部的工作为借口,尽可能避免插

手保密局的工作事宜,之后不到半年时间,便卸

掉保密局局长的兼职,但他却对筹组国防部第二

厅全力以赴,百忙之中仍挤出时间亲自主持国防

部第二厅的筹组工作。第二厅的业务执掌和重要

的人事安排,都是郑介民亲自作出决定的。

    政保总署  全称“政治保卫总署”,是汪伪

政府后期的最高特工领导机关,总监由伪国民政

府主席陈公博兼任,万里浪为副总监。它的前

身是“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其历史可以追溯至

1939年9月汪精卫在上海成立的“国民党中央

执行委员会特工总部(简称七十六号)”。当时,“七

十六号”特工总部因其规模巨大、组织完备,一

度成为汪伪集团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柱,但当其

头目李士群死后,便陷入严重混乱之中。

    军调部  军调部全称是军事调处执行部,它

是1946年1月13日国共双方根据《停战协定》

而设立的调处军事冲突的机构。军调部总部设在

北平,由国民党代表郑介民、中共代表叶剑英、

美国代表罗伯逊三人组成。后来随着形势的发展,

军调部下设的执行小组一度达到36个之多。成

立初期,军调部在调解国共军事冲突中曾发挥了

一定的作用,但在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后便形同

虚设,最终于1947年1月彻底解散。

 (责任编辑/木东  《文史博览》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