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肯尼迪:有了权力,我们就有了责任 |
作者:www.ab88.org 文章来源:能力科学网站 点击数 0 更新时间:2011/4/13 20:33:17 文章录入:能力学 |
|
肯尼迪:有了权力,我们就有了责任
作者:张国庆
约翰·肯尼迪是第35任美国总统,也是创下了诸多第一的 总统:他是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当选时仅43岁:是第一 位20世纪出生的总统;是首位信仰天主教的总统;是第一位依 靠电视赢得大选的总统。
负责任的总统是亲民的总统
1956年初,肯尼迪对这个职位还没有明确的意图时,就曾对 一个新闻记者说,“我料想凡是搞政治的人都想当总统。”
1960年,他经常说的话是,“这个职位是行动的中心,是美 国制度的主要动力和力量源泉”。而到了1962年,他说,“你至 少有机会对好些问题能有所作为……而且,如果你的所作所为是 有益而成功的话,那么……这本身就是一件极大的快事。”
事实证明,他走向白宫的过程,也正是思想发生演进的过程。 肯尼迪相信,如果什么事物有足够的力量去感动人民,并且在历 史上留下痕迹,它就一定有合理的解释,而这种解释,在很多时 候是那样简单,就是离人民的心更近一些。
在上任前后,肯尼迪尽可能广泛地深入全国各地,而越是对 美国现实有了深人了解,肯尼迪就越发意识到,必须对民众最急 切的需求给予充分关注。1961年2月2日,上任不到两周的肯尼 迪向国会送去了一份准备了好几个星期的全面的经济咨文,提出 了把救济金扩大到失业工人的子女、给生产谷物的农民提供紧急 救济、为全面的房屋建筑和贫民窟的清除计划提供经费、提高最 低工资标准并扩大这一措施的实施范围等七项法案,四个月后, 全部法案就都通过了。
事实证明,肯尼迪非常善于利用与国会的“蜜月期99 9尽速 推行了自己在民生问题上的一些主张,也树立起民生总统的形象。 而这也仅仅是他在1037天的白宫岁月中所做的事情的。小部分。 最好的政治,就是做正确的事情。而对于一位政治家来说, 最正确的事情!就是对人民更好-些,对国家的未来更负责任一些。 这样也才会更亲切地被人们提起。
转型时期,用人必须具有开放性
在那样一个变革的年代,对肯尼迪这位年轻的总统来说。组建 一个好的领导团队是做好其他事盼基础,因为“政府这艘船是唯一 经常在顶部漏水的船”。
肯尼迪的团队,是一个开放的团队。肯尼迪不愿他的内阁阁员 完全来自社会的一个阶层,他不希望自己的内阁是有成见的内阁。 为此,他抛开以往自己的人际圈子,在全国范围内选拔精英。并亲 自会见了准备委以重用的几十个人,研究了一些人的著作和资历. 并同全国各地通电话去核对情况,其中最关心的问题是——“他是 不是就喜欢说上许多空话?”——肯尼迪最初考虑的农业部长.就 是因陈词滥调太多,而被他放弃。
肯尼迪的全国撒网,使得内阁成员具有着各种各样的背景,并 能够向他提供各种独立的判断,而他们都一致愿为他以及为广泛 的公众利益献身。这其中,没有具有全国影响的人,没有安抚派系 的人事安排。没有持不同政见的集团的代言人,没有对于政治献金 的回报——肯尼迪绝不会在人事安排上投人所好,而只是关心这 些人能否称职。
耐人寻味的是,财政部长道格拉斯·狄龙,不仅是共和党人,而 且是曾经支持过尼克松的人,但肯尼迪却并不在意,他需要的是一 个“能够对华尔街的一些人直呼其名的人”,是一个能够帮助他重 振疲软经济的人。而狄龙也确实不负所望,在促进自由贸易方面起 了很大作用。并通过减税促进了经济发展。同样的,罗伯特·麦克纳 马拉(福特汽车公司总裁)也是共和党人,但却被肯尼迪委以国防 部长的重任。把国防部和财政部这两个最重要的部委托给共和党 人,这对民主党总统肯尼迪来说,是一个极富象征意义的事情—— 这个内阁从一开始,就表现出开放性来。
而在另一方面.肯尼迪则坚决排斥这样一些人:过于自私自 利.或者过于野心勃勃,而那些无法与其他人很好合作的人,也在 肯尼迪的视野之外。
事实证明,肯尼迪的人才内阁发挥了惊人的作用,在肯尼迪就 职后的四年时间里(这些人大都在约翰逊政府留任了),美国经历 了这个国家的现代史上少见的时间长、势头猛的经济发展。在这四 年里。商品和劳务供应的增长超出了先前的八年。
人际关系需要倾听.国际关系也需要倾听 在上任不久,肯尼迪便遭遇了猪湾事件的打击,而在这些问题 上的失误,却给了他某种积极的启示。正如罗伯特·肯尼迪所说的, 约翰·肯尼迪从数次危机中得到的“最终的教训”是“体验其他国 家处境的重要性”。
正是基于这种思维,古巴导弹危机才得以化解。当时,指导着 肯尼迪的思考过程是:“努力不使赫鲁晓夫丢脸,不使苏联人下不 了台。”但也同时让他们知道美国人的决心。所以,肯尼迪力排众 议,选择了不理睬赫鲁晓夫的第二封信,而对第一封信给予积极的 回应。事实证明,他做对了。
这一“教训”的延伸解读则是,要学会换位思考,尽可能地避 免判断错误。
喜欢历史的肯尼迪注意到,二战中,希特勒就严重低估了英国 人的战斗意志,没想到波兰战败后,英国还会那样顽强地抵抗。而 在朝鲜战争中,美国也没有想到中国会参战。因此,在柏林危机时 他对全国说:“在我的一生中,我国和欧洲三次卷入了大战.每一次 双方对彼此的意图都作了严重错误的判断,从而带来了巨大的灾 难。现在,到了热核时代,任何一方对于另一方意图的错误判断, 都可能在几小时内造成比人类历史上全部战争所造成的更为严重的 破坏。”
肯尼迪和约翰逊时代的国防部长罗伯特.麦克纳马拉也提到 过一个细节。在1962年,肯尼迪总统曾要求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成 员必须阅读芭芭拉·塔奇曼所著的《八月炮火》,他说,这本书清晰 地描述了欧洲首脑们如何一错再错,结果被卷入了第一次世界大 战的灾祸之中。肯尼迪特别强调,“我决不愿意重蹈他们的覆辙”. “我们将不会贸然地卷入战争”。
对谁赋予多,对谁要求也多
肯尼迪的总统生涯虽然短暂,但他却留下了许多幽默故事和 警世名言。其中有一句话几乎每个美国人都被问道:“不要问美国 为你做了什么,而要问你为美国做了什么。”这句话甚至超越了国 界,成为许多国家公民的座右铭。
肯尼迪非常欣赏爱因斯坦的一段话:“我每天一再提醒自己。 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赖别人——活着的人和死去的 人——的辛勤劳动,因此我必须竭尽全力。以便给予别人以等量的 东西。”这段话被放在了他的文件夹中,常常拿出来看。
而在短短的一生中,他也确实都在努力给予别人等量的回报。 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肯尼迪将自己的政府薪金——作为国会 议员、参议员和总统——都捐献给慈善事业,约计50万美元。 他的竞选运动虽然花钱很多。却总避免那种可能被指责为炫耀金 钱的铺张浪费。
与一些政治家不同的是,他把自己的幸运当作是一种义务: “被上帝赏赐了很多东西的人,就有必要做很多的事情。” 而另一段话则指向美国的政治家,并且也值得各国政治家借 以自问:对谁赋予多,对谁要求也多。换句话说,就是“有了权力, 我们就有了责任”。
在未来的某一天,当历史的高级法庭审判我们每个人。审查我 们在短短的任期内是否履行了自己的职责时……我们的成就…… 将根据对下列4个问题的答复来衡量: 首先。我们真是勇敢的人吗? 其次,我们真是果断的人吗? 第三.我们真是正直的人吗? 最后,我们真是具有献身精神的人吗? 肯尼迪留下的这四个问题,至今拷问着领导者的良知.也具有 了超越国界的历史意义。
(摘自《中国青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