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长尽享“天上人间”
陈华梁被带进法庭。郭超美 摄

天上人间已不如过去繁华
“天上仙女常思凡早把人间比瑶池,人间酷男亦醉酒更将天上视桃园。”这副对仗工整的对联挂在山西省忻州市一家星级酒店大门两侧,巧妙地蕴含了这家酒店的名称——天上人间。
这家曾经是忻州市最红火的娱乐场所,如今早已没有了往日的盛况,显得有些萧条。
“这原来是陈华梁的行宫啊,现在不行了。”有市民这样告诉说。2008年12月29日,忻州市民政局局长陈华梁因严重违法违纪被开除党籍和公职,被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一、“原来是以福利综合楼立项,建成才发现成了星级酒店”
地处忻州市元遗山北路的“天上人间”,于2004年开工兴建,2006年9月正式开门营业,是一家集餐饮、住宿、洗浴、商务接待会议、洗衣服务、棋牌娱乐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大酒店,占地面积35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
按三星级标准建造的“天上人间”,名义上隶属民政局下属的荣军精神病医院。民政局怎么会办起了星级酒店?随着采访的深入,这一疑团逐渐解开。原来,这宏伟气派、富丽堂皇的“天上人间”,是拿着“福利综合大楼”的准生证建起来的。
2004年4月,大楼建到四五层时,陈华梁组织召开党组会议,提出建楼资金不足,要吸收一部分社会资金,建成星级酒店。这一惊人的提议遭到党组大部分成员的反对,但陈华梁一意孤行,开始朝着星级酒店的标准建楼。2006年9月,“天上人间”大酒店开业。“天上人间”这个名字是陈华梁亲自取的,他很得意于这个名字,在大楼尚在建设期间就向工商部门申请,并两度打报告要求保留这个名字。
知情人告诉记者,开业后,陈俨然以主人的派头,经常在“天上人间”吃住、会客。因其紧邻陈华梁居住的“民政小区”,陈实际上“把它当成了自己的别墅和行宫”,常在这里办公和休闲。
二、民政局长是“天上人间”的大股东
福利综合楼在开工一半时,陈华梁称因资金不足被迫改变用途,吸收社会资金。于是,有人开始入股投资。但在“天上人间”开业后,陈华梁借其权势,强行收购部分大股东的股份,并最终成了“天上人间”最大的股东。“天上人间”总股份是1580万元,陈华梁就占了780万元的股份,承包人才占400万元股份。
2007年4月,拥有200万元股份的一名股东被逼退出,陈想再次收购,但他手头的资金已用完。这时,他开始打起了民政局优抚资金的主意。
“陈华梁以福利综合楼需要建一个会议室为名,从下属单位挪用200万元优抚资金,在‘天上人间’入股,挂在承包人名下。”纪检委专案组工作人员说。
据了解,陈华梁在民政局拥有绝对的权威,说一不二。在陈华梁担任局长的8年间,他目空一切、独断专行,对下属以至班子同僚稍有不满,开口即骂,单位的干部“几乎没有没让他骂过的”。对于局内大小事务,无论是人事还是经济,或项目工程,则更是独断专行,为所欲为。
由于畏惧陈华梁,明知违规,负责专项资金的工作人员还是把钱给了陈华梁。一次得手,陈华梁的胆子越来越大,先后挪用救灾、优抚、彩票公益金等民政专项资金1323万元。他的780万元股份为他带来高达390万元的分红,而200万元优抚资金又为其获利40万元。
纪检机关还查明,陈华梁在安置复转军人过程中,收受贿赂37.3万元;挪用退伍军人安置转移金103万元,用于民政招待费用和下属单位经费支出;挥霍浪费公款297万元;非法转移法院判决给民政局的电梯赔偿款51.8635万元到“天上人间”大饭店账上,形成账外资产、小金库,并批准从中支付饭费、通讯费等不合理开支。
经查证,陈华梁现有房产5处(海南一处、北京两处、忻州两处),车辆一部,存款28.59万元,购买保险34.53万元,共计1000多万元,本人对大部分财产不能说明合法来源,涉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
知情者透露,就在被“双规”前几天,陈华梁准备将其妻子提拔为民政局下属干休所的所长。而此前,他曾将美容院和洗脚屋的两名女老板调入民政局下属的福利院和医院,其中一名还担任副院长,民间称之为“让小姐吃上了财政饭”。但也有人称,这两名女士并非“小姐”,是其朋友的妻子,都曾有工作,分别开着美容院和洗脚屋。
三、 从农家“才子”到“贪官”的生活轨迹
52岁的陈华梁,曾是忻州官场公认的 “敢做敢为的能人”,和“风流倜傥的才子”。
1956年11月,陈出生在忻州市定襄受禄乡上汤头村一农民家庭。勤奋刻苦的他考入了临汾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山西省重点中学忻州一中,当了名语文教师。任教期间,陈华梁成绩突出,他负责的高考补习班升学率很高,陈华梁为此被称为“园丁能人”。
陈华梁喜好文学,尤其是中国古典诗词,1999年曾出版诗词集《心海孤帆》,销售量达1.3万余册。忻州市委一位自称对陈华梁十分熟悉的干部告诉记者,老陈如果一门心思还当他的语文教师,“恐怕现在应该是教授、大作家了。”
但陈华梁后来离开学校跨入政界,担任当时的忻州地委直属团委书记,不久又被调入共青团忻州地委担任副书记。陈在团地委任职的数年间,念念不忘其起家的“高考补习班”,创办了国内第一家团办高考补习学校,“5年间为忻州输送出大、中专学生623名”。
从团组织转业后,陈被任命为忻州地区双拥办主任。双拥办并入忻州民政局后,陈华梁兼任了民政局副局长,2001年荣升局长。他在任局长的头三四年中,雷厉风行,敢做敢为,为该局从太原、北京等各方面争取回资金4亿多元,建起了忻州建国55年来从没有过的救灾物资捐赠仓储中心、儿童福利院等。
随着政绩不断增加,雄踞民政局头把交椅数年的陈华梁开始变了。他头脑越来越热,作风粗暴、独断专行、为所欲为。局系统的住房,他想分配给谁就给谁;干部的提拔重用,他看中谁就是谁;工程项目建设,说开工就开工……2004年“天上人间”开工前,陈的一位朋友劝阻他说:“这里地处偏僻,市内又大酒店林立,竞争激烈,以后出现亏损可咋办?况且盖这么大的一座楼,要花许多钱,这钱从哪来?”陈哈哈一笑,说:“现代人消费讲求奢华,咱盖起的这楼,是全忻州最好的,不愁没人来消费。至于钱嘛,我这里有的是!”
该楼建起后,果如他所言,在陈“出事”前,车水马龙,热闹非凡。但他做梦也没想到,“天上人间”竟成了他人生转折的“滑铁卢”。
2008年10月24日上午,陈在市网通公司参加电视电话会议后,被忻州市纪检委工作人员带走“双规”,接着在10月27日,忻州市撤销其局党组书记一职,10月31日牞忻州市二届人大举行第二十一次常委会议,通过表决,其局长职务又被免去。
据了解,举报陈华梁的大多是其部下。2004年冬,陈华梁在民政局下属单位大操大办其父葬礼和土葬其父,曾被山西电视台曝光,忻州市有关部门做过调查,奇怪的是,他竟连个处分都没背上。陈一直以为是“内奸”在跟他作对,大骂其下属“没良心”。
据介绍,在案件调查开始后,陈华梁多次组织、授意、指使下属人员做假账、毁证据,极力阻碍、对抗调查。但陈华梁最终还是未能逃过党纪和国法的严惩。
来源:太原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