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巴黎塞纳河:治水治岸尽展风采 |
作者:魏叶琴 文章来源:华龙网 点击数 0 更新时间:2011/4/19 20:12:12 文章录入:网管001 |
|
巴黎塞纳河:治水治岸尽展风采
塞纳河发源于法国东北部的德朗格勒高原,穿越首都巴黎,流经法国13个省,注入英吉利海峡,全长776公里。
塞纳河的今天来之不易,是自1830年以来坚持不懈治理的结果。法国治河,首先从治水下手。在巴黎上游先后兴建了4座大型储水湖,蓄水容量达8亿立方米,调节上游来水,有效地控制了水害。同时,兴建了19个双重水闸和船闸,使河水平稳,整个塞纳河的航运里程达到了535公里。
为使塞纳河远离污染,法国政府规定,污水必须经过污水处理厂净化后才能排入河中。巴黎的供水分为饮用水和非饮用水两个系统,非饮用水(即塞纳河水)主要用于冲洗街道和浇花浇草。下水道收集的工业、街头和居民污水,直接送入污水处理厂。如今,密如蛛网的下水道总长度达2400多公里,地下还有6000座蓄水池,每年从污水中回收的固体垃圾达1.5万立方米,现有的4座污水处理厂日净化水能力为300多万立方米。
治理河流不能忽视河岸治理。20世纪,巴黎开始治理河岸道路,着手“人水和谐相处”的努力,用石块砌成的河岸能够经受起常年河水的冲刷,避免泥沙流入堵塞河道。河堤一般分为二级,一旦发生洪涝,可以有效地抵御河水侵入巴黎市区。沿河的一级路面铺上沥青,植上树木,兴建了沿河快车道。有的河岸还有大片绿地,游人可在此散步、小憩。一级河堤之上是市内的路面,沿河而行的巴黎大区快速铁路网C线则建在交通路面地下。
通过治理,塞纳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大大改观,人们都愿意住在河边,与水为伴。塞纳河水清了,鱼类也多了起来。50多年前,塞纳河内只有4种~5种鱼类,如今已增至20多种,其中包括鳟鱼、鲈鱼、白斑狗鱼和河鳗等。
强化相应的法律、法规,严格监督,也是治理河流的重要保证。法国制定法律后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从保护生态环境出发不断加以修改和完善。比如,2001年5月重新修订的国家卫生法规定,工业污水要排入下水道必须事先获得相关部门的批准,对于污染环境和有毒的污水,企业必须进行处理才能排入下水道,并实行自我监测,准许排放的污水必须缴纳水处理费。一旦出现违规现象,则追究责任,并视情节轻重予以处罚。
为了加强对塞纳河段的管理,巴黎市政府多渠道筹措资金。一是政府预算拨款;二是政府将部分土地划拨给管理机构——巴黎港务局使用,利用土地直接建设使用或租赁。产生的经济效益用于该局的正常开支和对塞纳河的管理;三是沿河收取管理费,如收取船舶停泊费、码头使用费等,以弥补资金来源的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