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能力学的创立有助于合理科学培养、评价和使用人才
作者:作者:中南亚  文章来源:资料来源:《能力学》  点击数 0  更新时间:2011/5/8 21:46:45  文章录入:共产国际

            能力学的创立有助于各级各单位
 

        有效培养、科学评价和合理使用人才

 

 人们都知道,除全额拨款的党政部门以外,其他各行各业的兴衰都与工作人员能力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相关,并且人才层次的高低和人才多少决定了行业、单位的命运。本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参加了党委政府的年度考核工作组对本地区所在的中央、省、地属企事业单位进行的年度考评。在规定的考核内容之外,因研究工作需要,本人就各企事业单位对员工能力培养发展、人才的评价、管理、使用,人才学历和知识结构、科研创新能力、单位管理能力、企业产品创新开发与推销能力、资金调配与周转能力等内容进行了全面、深入细致地调研。结果发现:这些单位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在人才培养、评价、使用、管理、引进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严重制约、阻碍了部门与单位的发展。比如,我们所考评的一个工厂是我国上世纪三十年代创办的工厂,解放初期,是本省同行业最大的厂,拥有10000多名员工,当时在全国也可算一个响当当的大厂。尽管当时全国经济形势一片大好,各行各业资金没有困难,产品不愁销路,生产效益较好,工人福利待遇不错,厂领导没有什么太大压力,因而没有现在这种危机感。但是,本人在调研中发现该厂存在着几个令整个工厂足以致命的隐患:一是工厂没有属于自己的支柱产业,产品科技含量不高,也没有形成自身特点,在社会上没有竞争力。二是现有人才科研创新开发能力差,不能研制开发出使本厂形成支柱产业的产品。总工程师只有高中文化,当年才取得电大大专文凭,其他工程师学识水平也大都如此。三是生产设备严重老化,一些主要生产设备乃是五十年代进口的。四是没有真正建立科学有效的科研创新机制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评价、引进和使用机制。五是闭门自守,“近亲繁殖”。工厂招收员工都是封闭式进行,只要夫妻一人是厂里职工,不论子女有无文化,有无能力,统统可进本厂工作,而不是向社会公开、公正、平等地挑选有能力的人才,这种中国行业世袭式进人与就业方式,人为造成了员工队伍素质低下,制约了行业与单位的发展。加上其他方面的原因,本人直言不讳地对该厂主要领导人说,若不紧急采取强有力的应对措施,此厂必垮无疑,并且时间不会拖得很长!当然,在当时那种时代背景下,本人如此说显然是令人毛骨耸然,厂领导听了也自然不高兴。但是就在几年之后,这样一个万人大厂说倒就倒,令工人们痛心疾首地垮了,永远地垮了,连产权都卖给了私人,原来的厂牌也从此在人世间消失了。
 

 单位的兴衰存亡与领导管理者和全员能力综合素质的高低密不可分。单位领导能力强,一方面,能对单位实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一方面,能率领全员不断创新发展,同时,能对员工能力素质不断进行培养发展,以此来全面推进单位持续快速发展。员工能力素质高,能在各自岗位上不断创造出一流业绩,全面促进单位向前发展。那么,领导人员如何培养发展自身能力呢?怎样不断培养发展员工能力素质呢?怎样评价人的能力,如何合理使用现有人才呢?又如何通过提高员工能力素质来实现单位全面持续、快速发展呢?能力学正好对此提供了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中南亚”摘自《能力学》  推荐上传:共产国际   责编:凯歌)